《独裁者手册》读后感1700字
这是一本奇书,源自于一个相当基本的问题:“输掉一场战争,会给领导人和他们的政权带来什么后果?”
它跳出了传统上一讨论政治就从一些虚无缥缈的诸如“政府的正确形态是什么”这一类的“大问题”着手的思维惯例,指出“国家不会有利益,人有”。从“统治者的自私算计和行为,是所有政治的推动力”,这个简单的出发点开始,详细阐述政治生存的逻辑,统治的规则,理性分析各种事实背后的深层逻辑,找出了政治世界中支配人们行为的真正规则,这就是这本《独裁者手册》。
对于独裁者来说,政治就是获得和保持权力。一切推动力 来自于自私算计和自利行为。跟什么集体选择,社会福利,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于独裁者来说,单干根本不可能。统治者需要建立一个忠诚,可靠的致胜联盟。
怎么建立这个联盟呢?怎么判断谁对我忠诚?所谓忠诚,不过是随从,审时度势,跟老大之间达成的微妙的默契。
想当一个合格的独裁者,需要理解五个基本法则:
1.致胜联盟越小越好。人数越少,获得权利的成本越小,控制权,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
2.潜在的联盟越多越好。让现有的联盟内的人有危机感,因为随时可能被他人代替,所以要保持与现有联盟一种共生关系,表现出对当权者无限忠诚。
3.掌控收入的分配。让很多人受穷,只让支持自己的人发财,以此维系权力。
4.给核心支持者,支付刚好确保他们忠诚的钱,多给会让他们萌生叛意,少给他们会抛弃你,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5.不要从你的支持者的口袋里掏钱,去改善人民的生活。饥饿的人民不可能有精力推翻独裁者,(这一点,看看余华写的那本《活着》,就可以理解了)心存不满的致胜联盟成员才是心腹大患。
一般情况下,大众的不满并不会直接导致政权的覆灭。很多时候,大众不满的并不是特权阶级,而是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特权阶级中的一份子。
独裁政权偏好提供初等教育,而非高等教育,只要能提高生产率足已,不必教会他们都有独立思考能力,免得时不时质疑政府的权威。
独裁者乐于见到执政联盟时常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在位者会不断地调整致胜联盟的成员,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帮助执政者上台的那批人,有很多最后都会遭到清洗。这样,一方面清除一些潜在的威胁,替换成更可靠和更便宜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阻吓现有执政联盟的作用,让他们不敢造次,更加忠诚。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获取收入从而喂饱致胜联盟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税收。经济学家用“饼”来比喻税收和经济活动。当税率较低时,人民乐意工作把饼做大,但政府只拿到小小的一块。当税率提高时,政府虽然能分到更大的比重,但是人们不再辛勤工作,整张饼变小了。
2.资源开采。由于征税太重可能造成人民怠工,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直接通过开采石油、天然气、钻石等自然资源来获取巨额财富。开采资源的收入全部归属国库,而开采工作往往被外国公司承包,同当地人无关。所以自然资源在独裁国家常常是领导人的美梦和人民的噩梦。“资源诅咒”就用来指代这种现象,即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往往系统性地落后于资源稀缺国家。
3.借债。借钱也是领导人乐意使用的方法,不管在民主国家还是独裁国家,政府都是肆意的花钱者和借钱者,只不过在独裁国家,借钱会更加地肆无忌惮和变本加厉。因为致胜联盟的规模越小,他们从借债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政府借钱的欲望也就越高。
政府财政充裕后,领导人以三种方式花钱:提供公共产品、为致胜联盟成员提供私人好处、自由裁量剩下的收入。
贫富不均和自然灾害,反而有助于巩固独裁体制。
在小联盟国家,回报和收买联盟成员的方式往往是纵容腐败。因为它既能给予支持者以丰厚的利益,确保政权获得忠诚,又不用政府来支付高额的薪水,还能保证当这些人不再忠诚时,可以很方便地使其“失去特权并被检控”这就是为什么独裁国家警察的工资普遍比较低的原因。
有时候,在一些民主制国家,统治者会有意地鼓励额外的竞争者,为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数族群指定席位,实行集团投票,或选举前重划选区,目的是,分化对手阵营,避免真正对手做大。
一个始终有效的策略是,选择那些无法问鼎权力顶峰的人,作为自己的亲密战友。如副总统。
尽管独裁国家,民生凋敝,腐败猖獗,却很可能处在一个势能较低的政治均衡,而且很难轻易打破僵局,他们会比民主政治的领导人,坐的更稳定长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独裁者手册》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