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趋势红利:传统企业如何骑在新世界的背上》读后感_1600字

《趋势红利:传统企业如何骑在新世界的背上》读后感1600字

在听润总的课程,所以把他的书也翻出来看一下。
里面很多内容都在五分钟商学院讲过,但还是很有收获。非常棒!
任何一家公司,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是在这几大元素上发力。
首先,产品是基础,精准定义产品,通过流程管理实现产品优质化,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一方面要在服务品质做提升,更重要是要思考用户体验的创新。做好这些,产品就有了产品力,自带传播属性,让人忍不住想要分享。
第二,是渠道。渠道是跟用户产生链接的触点。对我们目前的项目而言,渠道是线下体验。
在渠道这一块,我们也要不断优化现有的模式,伸长触角,调动资源。
三大渠道红利:
社群经济,把有共同属性的人聚集到一个社群。
口碑经济。通过朋友推荐、KOL推荐,已经越来越重要。用好kol资源,朋友圈广告位。
客单经济。培养忠实、复购客户。做会员体系,多接触前期忠实用户,有情感纽带和产品认同。
第三,营销。
营销是要实现产品的转化。营销最大的红利就是社交红利。
我也要好好思考如何用好这个红利。
以下,一些很经典的论述和商业规律总结: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知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理微观。
我们可以把产品型公司称为后驱动公司,它们用产品“推”着公司前进;再仿照用前轮“牵”着车辆前进的前驱动汽车,我们可以把营销型公司和渠道型公司称为前驱动公司,它们用营销或渠道“牵”着公司前进。
产品、营销和渠道都做得很好的公司,好比四驱动汽车,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行驶性能最佳,最能适应复杂地形,对应到商场上,四驱动的公司最能适应复杂市场,实现基业常青。
而组织就好比设计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强东认为,“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
不盲从,不自封,不偏不倚。
章思考题:
1.你所在的公司属于哪种类型,产品型、营销型还是渠道型?
产品型
2.在“企业成功能量图”中,贵公司最需要“补短板”的是哪方面?
渠道、营销
3.请结合本公司、本行业的案例,对同事讲述“创新—选择”逻辑。
产品创新可以有很多方向,但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从自身能力出发。
4.对贵公司来说,当下最需要抓住的趋势红利是哪一种?
社交红利 全脑红利
现在只有14%的人还会相信广告,而90%的人都相信朋友之间的推荐。这个数据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经济”能够发展的基础。
.你所在的公司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流量成本是否在提高?
主要渠道是社交流量 平台流量,没有提高,渠道成本忽略不计
2.贵公司是否比较过在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和大公众号的推广成本?如果尝试过新媒体推广,效果如何?是否有改进空间?
有比较。微信公号微博,流量下降,性价比不高。不断寻找新的,免费的流量。
改进:
3.请思考本公司的社群建设方法。
以产品为依托,先发展重点核心用户,KOL用户。
4.如何在本公司客户和员工中开拓“口碑经济”?
设计一套客户推荐的机制。
5.请思考本公司如何践行“单客经济”和“异业生态”?
塑造个人IP.增加用户信任度。
异业生态:联合其他合伙人的产业做活动。
享受这时代巨大的“社交红利”的前提是,产品要足够好。这个足够好的标准就是用户忍不住要发朋友圈夸你。
有一家烤串店,现场劈羊、剔骨、分肉、串串,让人看着就很放心。从用户痛点出发,做好的产品,是万种商业模式之本。
比如餐厅卖的是食物吗?或者是服务吗?不。餐厅的灯光、音乐、屋外的景色,都是餐厅的产品本身
洞察用户体验
首先要建立一套产品经理来决定产品形态的机制。产品经理也许并不是那么懂技术,但他是客户在公司内部的代言人,跟技术人员做分享和博弈。
机制建好之后,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思考提高用户体验,即便捷、品质、有趣和设计。
这种“创新文化”起点,是允许不同,更允许犯错,就是当创新的做法出错的时候,大家更关心的是从错误中学习新的经验,复盘、学习、总结经验,形成知识库,而不是去追究犯错的责任。
犯错,是创新的必然产品。
如果你是老板,请思考自己公司的激励机制是否足以调动全体员工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发挥出“全脑红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趋势红利:传统企业如何骑在新世界的背上》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