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座岛》读后感1000字
读完了,又似乎没有看完。小说的结尾不在我的期待之中。我当然希望看到肖恩•沃德的脑电波(或者说是灵魂)回到他的躯体,躯体复活,从而与唐清沅二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再度回到失望岛上继续做生物科学研究。可是……,可是没有可是,作者这种写法留给读者大量的想像的空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小说是科幻,但科幻的年代并不久远,2045年,距离现在,不过超前了27年,有没有失望岛,有没有蓝眼睛信天翁咱们不去考证,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技巧肯定要比我强上多倍,不敢妄加评论。即使有些感想也随时说了。现在我想引申开来说一点,说什么呢?就是这个人性。古今中外。你说,现在是21世纪了,科技高度发达了,尤其近几年有了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的又一次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在继续不断的改变着。可是这个人性怎么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有所进化呢?像该书中人物——生物科学家威尔逊,做为唐清沅的导师,为了自己的名誉,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他人的生命。这个人的人性叫人不耻。这是外国。我国从古至今又何尝不是呢?前些日子我看了《春秋战国》一书,该书带着我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周朝建立后,分封了二百多个诸侯国,前二百年基本上相对太平。自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战乱迭起,开始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七百多年,你就看吧,在历史舞台上有多少人为了权势,为了金钱,为了美女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阴谋阳谋全上,最终是无情的杀戮。我就想啊,那时是古人嘛,具有这么低劣的人性也是可以理解。可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迭出,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的理论说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教化人们弃恶向善,政治清明,官清民顺,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不是这样啊,两千多年前有些人的人性大大的坏了,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受儒、法、道的教化,噢,对了,还有外来的佛教。人们的人性应该大大的好了吧,可是不然,两千多年前有的,现在依然还有。什么贪官污吏,争名夺利,沽名钓誉,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剥夺别人的说命……。唉,从小就听说到了共产主义这些丑恶的人性就没有了,人们的觉悟极大的提高了。可是这共产主义啥时候才能实现呀?记得半个世纪前入少先队时,就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看来这班我是接不上了,共产主义的清明社会我也看不着了,不过我相信这一天会有的,至于在哪个年代,我是说不好,书友们你说呢?[微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孤独是一座岛》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