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700字
我庆幸最终是买了中文版的,里面讲到的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尽管说的都是费曼先生觉得最最普及的内容,以我现在的水平,中文看也就几个地方勉强看得懂。不管怎样,能跟上诺贝尔得奖者的科学思维还是让人要暗喜了一阵子,如果英文原文估计就完全跟不上了(差点说“歇菜”,这该是读完王译版的后遗症)。
整本书并不是费曼的奋斗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他小时候在纽约郊区的童年,到麻省理工大学的本科生活、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涯、然后参加原子弹研究,到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都是一个个小故事。费曼先生的聪慧、傲娇、好奇、狡黠的样子跃然纸上。
诺贝尔得奖的部分几乎没有讲,整个就觉得费曼从小玩到大,他什么都有兴趣:学外语、乐器,画画,研究蚂蚁、观察虫子、还学撬锁、学魔术。他对于权威完全不具任何迷信,什么都想自己试试看,用实验证明理论,对于其它的行业和内容也是如此。
对于所有的东西都是享受过程、不过多追求意义和结果。就连最后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最初的灵感,都来自他生活中鸡毛蒜皮玩出来的小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自己趴到地上,学习猎犬用嗅觉分辨人的气息!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嗅觉比想象中好多了,“只是人的鼻子离地面太高了!”
整本书其实也是他恶作剧的历史,从读书时捉弄同学,到后来捉弄同事,最好笑的是他捉弄招兵时的精神病医生,活生生被评为精神状态不合格。
所以这本科学家传记不但让你看了觉得自己智商还行,还一直哈哈笑。
书里提到了巴西的教育和美国的教材选择,都让人想到国内的教育制度。巴西的科学教育讲究死记硬背,既没有实验,又不提倡提问和讨论,被他严厉批评。我小时候的科学也是这样教的,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学到好奇、假设、证明、挑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