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_1300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300字

先生的书读完了,前前后后用了五个多小时,实在是太慢了。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的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是相对于几千年的文明史而言,本书自1840年开始,到1900年前后,是为近代史;大是指前朝的很多事情都可作为近代史的铺垫,从明朝的嘉靖,万历,崇祯等朝,西班牙,葡萄牙一直对外扩张侵略,中国要么置之不理,要么鞭长莫及。到后来的康熙乾隆嘉庆等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洋人,最终量变达到了质变,埋下了祸根。

其次,虽然蒋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跟现在不一样,但先生的眼界和格局都非常之高。古语说。读史明鉴。其实不单单对于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而言的,对于普通百姓也是如此。一个不正视自己民族历史的人是非常可怕和可悲的。至于书中提到的琦善,林则徐和李鸿章等人所做的一些事情,大都为众人所知,此处不提也罢。总结来说,一代人干着一代人的事情。

说说当时的国情吧。列强肆虐,对中国蚕食鲸吞,此一回,不是“清王朝腐败无能”一句话所能概括的。举个例子吧,马戛尔尼来华的时候,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要求建立平等邦交,平等贸易。但在朝官员为了显示天朝地位,将洋人的国书翻译的很是地位低下,以蕃臣自居。这当然为乾隆所喜,为洋人所不知。后来的英国人意识到和平交涉的道路行不通,再加上购买中国很多的丝绸,茶叶等,贸易差太大,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当然在心理上会不平衡的。以至于后来贩卖鸦片,当时的道光皇帝是个很节俭的皇帝,甚至于到了抠门的地步,面对白花花的银子流到海外,十分痛心,决定整治鸦片。这才引出一段林则徐虎门销烟。不过,当时,英国商人义律耍了一个小聪明,他把私人的鸦片没有上交,却把英国政府的鸦片交给林则徐。这就不是林则徐和义律的问题了。这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情,更为英国侵略提供了口实。

我们虽然拼命抵抗,但终归失败,那是必然的,他们洋人有枪有炮嘛!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之后还不明了失败的政因,然后去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如果将同光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咸年间,那么我们的近代化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惜,道咸之间的人战前与战后并没有领略失败的教训,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才被一棒打醒。所以说。中国又沉睡了二十年。

以至于后来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期间,俄国又插手此事,说是从中调停,实则不会吹灰之力,白白占领了中国8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以“好友”自居。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所以当时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技不如人,炮不如人,是因为战略战术不如人,还是因为中国交友不慎,遇人不淑。

说了这么多,也难说本书之万一。读者诸君当深思之,自己读完大概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旁观者清吧。最后化用普希金的诗来结尾吧——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将会成为永远的殷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