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珍藏版)》读后感1600字
这本书可以与《思考快与慢》结合来读,《无价》是对这本书原理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操作版,都是研究人类认知和行为反应的,书中很多实验案例无一不验证了我们很多行为都是受我们的直觉控制,甚至有些时候我们想我们不可能受此因素影响,但我们实际的行为反应却不受我们的思维控制。
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这六大原则阐释了我们人类思考决策的固有缺陷,无论是因为人类固有基因影响还是社会环境影响,我们或大或小在决策思考是都会被这些原则影响,但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原则具体的套路场景,可以减少被套路的机会或者说当遇到某些情形的时候,做决定会更加理性更加关注于真正对思考决策有价值的信息。
1.互惠原则。具体有两种套路:A:恩惠策略。一个人不管有多讨厌,多不受人欢迎,只要他先给我们点小恩小惠就能提高我们按着他要求做的顺从概率。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B:拒绝—后撤术。假设我们为了想让对方答应一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我可以先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对方保准是要拒绝的,等对方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对方就会把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会顺从第二个要求。这里面包含了锚定效应和对比原理。
反策略:A对请求者的最初善意或牺牲一概拒绝;B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C当意识到这是一种顺从手法的时候,用心理转换,没有必要因为觉得亏欠要去让步,因为这是他们作用的手段之一
2.承诺一致。A:通过提出某些琐碎的无关紧要的请求,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B:用行为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与态度。比如
反策略:保持承诺一致性是我们的惯性,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是必要的,但在一些商业推销广告中,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中了套,可以无心理压力的直接拒绝
3.社会认同。在认知不明或情况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根据别人或者大多数人的反应来做判断,从而引发多元无知的现象。比如说:在公众场合出现的意外情况,商业者造势的营销,对社会新闻中暴力事件的模仿,电视剧中穿插的配音哈哈笑。
4.喜好。A通过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原理(背景,爱好等)、恭维使客户迅速对销售员产生好感与信任,从而更利于营销;B关联原理,通过把最热潮新颖的事与自己的产品挂钩无论有无直接联系,或者名人效应。
反策略:在和专业人士接触时,若产生好感则关注自己的这种感觉并且问自己:我是不是超乎寻常的、异常地、热烈地喜欢上了对方?若发现这种感觉就该警惕了,想想在相处的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原因什么行为模式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提醒自己要把交易者与交易本身分开。
5.权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服从权威是有好处了,所以我们针对很多的权威基本都是不假思索的服从,特别是在权威领域比如医疗。但某些人或商家却本不具备权威却利用一些权威的象征符号来误导,比如头衔、衣着、身份标志,这些是自带光环的,当遇到具有权威性的人,我们在说话做事时表现出来的与普通人相处是极大不一样的,即便他们只是装作权威的样子。
反策略:遇到貌似权威的人发挥影响力时,问自己“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6.稀缺。人类是厌恶损失的,对于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相比获得某种东西的渴望其绝对值要大的多,所以才有了“数量有限”“最后期限”的套路,当不再有如此自由的选择权时,渴望占有心态便更盛。某种稀缺的体验或事物,给一点又拿走比从来未体验拥有过更痛苦。
反策略:每当碰到某种稀缺压力,我们要问自己:我到底想从这样东西里获得什么?若是为了某种价值便可取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影响力(珍藏版)》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