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读后感1700字
许是少不更事,我无法深切的体会到这样一种埋藏着悲伤的幸福,但是,这样的苦痛我曾体会过,最后的陪伴,最让人感动。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高三那年,奶奶陪伴爷爷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时光,像是重读了一遍奶奶的心情,我现在才感受到这种最后的陪伴需要承受的重量。如果说爷爷最后的时光能够和节子一样在僻静幽美的疗养院中和奶奶一起度过就好了,或者可以完成和奶奶的约定,一起去拉萨朝佛,走完最后的旅程就好了...但这都已经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了,人这一生一定会留下什么遗憾的,况且你知道现实世界总是残忍的,病痛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人们辗转于各个大医院排队挂号的时候侵吞病人的身体,来不及思考就已经成为永久的遗憾了。或者是被金钱羁绊,只好为凑齐药费奔波而错失珍贵的相处的时光。在病痛面前,我们能抢到的时间太少了,又何言不留遗憾的幸福呢。
那时候,周六我去医院看望爷爷的时候是我最难受的时刻,无法一同分担爷爷的痛苦,深深的无力感会萦绕我的全身。医院的病房总是很拥挤,浓浓的药水味,惨白的灯光惨白的被子一切都是了无生机的颜色,还有暗淡无味的饭菜以及被病痛折磨的爷爷,在我印象里如此和蔼可亲的爷爷消瘦得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他的脸上我再也没有看到过笑容只有疼痛袭来时扭曲的样子,生理上的痛苦总会把精神上的坚强摧残致无,对于我来说,这种苦痛也许只是在医院见到爷爷的时候会那么深刻一些,但对于陪伴他的奶奶来说,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了。或许奶奶是将悲伤隐藏在了心底,我才觉得奶奶够坚强。尽量不露出同情的目光,尽量做平日里做的事,奶奶应该是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悲伤吧!面对着爷爷的时候奶奶一定也不断回忆起以前相携而过的美好回忆,这种悲伤的幸福也一定牢牢锁在了奶奶的回忆中。人生有时候真是残酷:用短暂的前半生给了奶奶美好的回忆却也非要用这美好的回忆增加奶奶头上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爷爷走后的时光里,我不知道奶奶是怎样度过的,怎样重新恢复生活常态的,那样的日子一定很艰难。后来当我回到家听妈妈说起奶奶时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抹眼泪,吃饭总摆上两副碗筷时,我的心真的像针扎了一般疼,眼泪也会控制不住瞬间挤满眼眶,那么,在很多很多的时候,当奶奶走到曾经和爷爷一起走过的地方时,会驻足陷入深深的回忆里吧,会想起那个还没有和爷爷一起完成的约定...也应该时常会在安静的夜里觉得爷爷似乎就在身边吧。妈妈有一次告诉我说,老房子里飞来了一只小鸟,无论怎样让它飞走它都又折返回来了,安静的在院子里踱步,妈妈说或许是爷爷回来看奶奶来了,我也相信,一定是爷爷太想念奶奶了。
奶奶在慢慢变老,她没有以前那样的活泼了,平日里的大嗓门微弱了几分,身子变得单薄再也肥壮不起来,岁月的沧桑在一点一点的在她身上留下印记。平日里奶奶和我聊天的话题,无意中也渐渐会提到一些关于生死之类的话题,这个时候我总是喉间哽咽说不出话来,不仅奶奶害怕离别,我也怕,为了赶走这恐惧,我总是以一句“奶奶你又乱讲什么”来终止谈话,从而掩饰自己的悲伤。多希望自己能有一种魔法,让奶奶忘记这些生离死别的事,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如果要说这世间什么最让我恐惧与无法面对,那应该就是与亲人的离别。或许是担忧着的缘故,有一次我做了一场关于奶奶的噩梦,在梦中我哭喊找奶奶,却怎么也找不见,拼命醒来发现自己泪流不止,事后每每想起都万般庆幸是梦,第二天打电话听到奶奶声音的时候有种劫后余生喜极而泣的感觉。梦啊,有时会杀人。
时光过去那么久了,关于爷爷的记忆也不完整了,只有那么几个深刻的场景一直留在脑海:认真的把碗中最后一粒米饭吃完的爷爷、等在集市门口打电话让我来吃“叫花鸡”的爷爷、病床上疼得龇牙的爷爷、被奶奶搀扶着、走路一高一低的爷爷。愿另外一个世界里爷爷能够过得幸福,偶尔想起从前...
《起风了》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我本不该将此感受写得这么沉重的,但我想要让自己时刻记住,永远要多陪伴奶奶,陪伴家人,我这个不会表达爱意的人,只能借撒娇表达对奶奶的爱,真想一直在奶奶面前永远长不大,永远有奶奶的宠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起风了》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