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读后感_2800字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读后感2800字

前几天的一个AI的讲座, 抛出一个问题: AI会不会有自我意识?

更关键的问题是, 什么是自我意识? 为什么人类会有自我意识, 猩猩有么?

解开问题的关键, 居然是\社交\.


自我意识, 是源于\在社交关系中的自我评估\, 这是始于灵长类, 而巅峰于人类的最强认知特征.

智能是基于输入信息的预测, 及反应(行动). 一个现行的观点认为, 智能, 甚至是超级智能, 不需要有自我意识. 其关键的要素就是, \社交性产生自我认知\ !

书不单行: 本书应与 \On Intelligence\ 共览.

~

[默认网络 default network]

在我们大脑不执行任何专业技能工作, 会在休息时自动激活脑区活动 -- 称为默认网络.

大脑在充分利用闲置的运算资源? 来做什么? 答案当然是, \个体认为终生最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就是社交.

所以, \默认网络\, 在当前人类社会, 被用做 \社交本能\ 网络.

(包括相应的人脸识别, 表情, 语言, 人际关系等一系列从简单到抽象综合的活动)

进化做这样的\安排\, 一定是\认为\社交最重要?

显然, 任何已知的活人从小到大的生存物资, 都来自于亲代和社群的给予, 于是, 建立以\分析和思考跟连接相关活动\ 为安身立命基础的最高优先级, 就再自然不过了.

..

.

[自闭症, 通用智能, 专业智能]

智人区别于其它人类在于其社会性, 于是能以较弱(于Neanderthals等)的单体能力, 组成集体, 拥有了进化选择优势-- 看过 \人类简史\ 的人耳熟能详.

婴儿并非一出生就将 \默认网络\分配给, 社交活动, 或其它智能活动 (甚至眼睛都不能聚焦).

可以想象, 一个自闭症婴儿, 没有 \将默认网络\ 分配给社交这项活动, 于是, 视线不聚焦人脸, 没有积累人脸和表情含义反馈, 不能建立社交关系的生存重要性(生存能力缺乏), 不能积累社交相关的经验, 最终导致 \社交障碍\.

但因为, 其 \默认网络\ 被分配给其它专业活动,(比如弹琴或数火柴), 其在该项能力则会展现天才般表现.

..

社交是一项\通用智能\活动; 而与工作, 推理相关的 \专业智能\, 分布靠近外侧.

有趣的是, 通用智能(社交)的打开程度越高, 专业智能(比如推理, 分析) 的关闭程度越高 -- 就像跷跷板. 这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但说的更多就政治不正确了(美国前财长, 前哈佛校长Laurence Summers就这么下台的.) 这就像是一个 \认知的跷跷板\, 不能同时激活和沉静.

..

.

[幸福vs痛苦]

书里认为, 人的幸福主要依赖4件事: 成果, 理想, 工作, 社交关系.

我总结为:

\目标+手段\: 对追求目标短期及远期的奖励, 以及条件的和社交的维系.

而在本书看来, \社交\ 恰恰是一种人类特有的, 应对复杂局面的 \手段\. (只不过, 社交并非完全后天习得, 而是固化了一部分在基因之中, 是本能.)

(之于目标是什么, 初始状态是基本生存需求, 而后确实可以 \通过给自己编故事\ 重新设定的. 有些人认为这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智能的基本原理, 就是基于输入的不断预测(和反应). 无论是在开车, 荒野求生, 还是影视创作, 无不如此.

当我们的智能 \预期\ 目标实现的概率增加, 感到更加确定 (可能是条件的完善, 社交的扩展, 或者阶段性成果, 等) 我们感受到幸福. (我们厌恶不确定性, 脑智能青睐线性模型.)

反之,

而当\熟悉的事物, 突然出现了规则的\断裂\或异常, 则会引起强烈的预测失效警报, 即 \痛苦\ -- 无论是晕车, 手机丢失, 还是失恋, 本质都是一样的.

简言之,

智能 = 预测, 幸福 = 对目标达成预期更乐观且安全, 痛苦 = 对目标达成预期悲观或故障.

..

.

[催产素]

当被(社会化)关怀, 接收 \类阿片\ 愉悦; 而催产素, 会促使产生 \多巴胺dopamine\, 促使我们去接近别人.

值得一提的是, \催产素\ 对于不同物种的作用是不同, 甚至貌似相反的.

很多学心理学的朋友都认为, 催产素增加亲和. 实际上, 在非灵长类哺乳动物中, 催产素增加对其它幼崽的敌意; 而在灵长类中, 同种族被分为三类, 1同类, 2异类, 3未知, 而催产素的作用是, 亲和1,3, 而仇视2 -- 同仇敌忾.

也就是说, 根据对象的不同, 催产素会增加个体的暴力倾向.

..

.

[心智化]

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就是指发现并解决复杂关系的能力. 包括心智化的, 和非心智化.

我的一个做幼教的朋友, 就会给小朋友讲段子: \知道为什么我叫南瓜姐姐么? 因为我爱吃香蕉~\ 5岁的小孩会笑的死去活来, 而4岁以下则完全懵b. (当然, 这是一个非心智化的, 拐弯思维的例子)

~

\设身处地\, \step in others shoe\, 了解他人意图, 在本书中叫做 \心智化\ 思维.

猩猩似乎有此能力. 而人类从3,4岁开始开发心智化 -- 开始了解别人的意图, 和视角.

虽然与其它 \非心智化\ 的功能化能力, (比如演绎法推理, 工作记忆) 都是流体智力, 好像都是 \绕个弯\ 的思维, 然而两者确实发生在不同的脑区! 这不是单纯的比喻!

心智化对我们祖先协作完成 \大项目\ (围猎野兽) 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语言产生以前. 而在当今世界, 也能让一些\cei4丁壳\ 玩家, 具备极高的胜率 -- 这简直不可思议! -- 或者让Steve Jobs等优秀的PM或sales获得洞察世人的神力, 或者让胡斐知道或者不知道最后那一刀到底是劈还是不劈.

简言之, 心智化, 是社交预测和群体智慧的基础.

..

.

[自闭症]

对自闭症的研究, 尽管充满争议, 也没有一致的结论. 但实验似乎已经排除了, \心智化\(人类独有) 及 \镜像系统\(灵长类独有) 的障碍, 是自闭症的成因.

与失聪儿童相似, 在大脑社交能力充分发育阶段, 因为缺乏有效的训练和积累, 自闭症儿童最终没有将一系列与人\脸识别\(主要是眼睛, 嘴), 及\意图理解\ 列为交往的优先级. (有点像一个故障的\蒙特卡洛算法\)

也就是说, 其生命中最重要和强大的 \默认网络\, 没有被优先安排处理社交问题.

而这个的原因, 是 \喧嚣世界\ 假说: 即, (因为杏仁核异常发达) 自闭症儿童对社交信息过于敏感, 出于自我保护, 对相关信息抑制和屏蔽, 最终导致成年后的社交障碍.

..

[自我意识]

人类的\第10区\(内侧前额叶), 相比其它灵长类有更大的比例, 负责自我认知. 或许笛卡尔的名言应为: \我思故我10\.

自我认知是源自社交需求. (猩猩的两个外侧脑区, 能够在镜中识别自身, 但从小被隔离饲养的不能.)

防晒霜和控烟的广告测试显示, 10区的激活程度, 是被试未来表现的很好预测指标-- 即使被试自己都不知道. 用作者话说, 这就是攻入我们思维的 \Trojan Horse\.

独立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有自主思维(free will)?

人总是在不自觉的受外界信息的影响(社交的, 非社交的). 也就是说, \产生自我意识\的脑区, 恰恰是 \个体受外界影响\ 的脑区.

如果人(个体或整体)是一个提线木偶, 那么10区则是其穿线环, 也是我们被 \洗脑\ 之处.

..

.

[本能抑制]

绕开本能直觉的\一叶障目\, 客观的(对立的, 或全局的)评估, 戒烟, 节食, 故作镇静, 用到同一个能力 -- 本能抑制!

主要发生在右脑腹外侧前额叶 . 激活充分的个体, 会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 或更客观. 这是一个4岁看老的指标: 强大者, 终生受益.

但就像使用肌肉, \本能抑制\ 也会疲劳. 而且, 在不同类别的抑制中, 一次只能有效使用一个.

与 \本能抑制\ 不同的是, \重新校准\ 是另一件事: 就像站在悬崖边, 前者让你 \看上去不害怕\, 后者让你 \真心享受\ 这个感觉.

有趣的是, \本能抑制\ 或 \自我约束\ 是怎么产生的.

进化似乎在人进入社会化以后, 将其通过\自我意识\的方式, \安装\ 在个人的决策本能之中. 因为自我约束受益的是群体, 而非个人.

(由此想到的是: 自我意识, 对于\智能\ 或许并非必需.)

..

.

~

好书从来都不仅仅给你知识, 和观点-- 那些即使不是死的也是 \被授予的\-- 而是给你一个能够承载更多信息, 甚至自创思想的 \框架\.

本书不但提供一套很棒的解释模型, 而且还附带大量的正反观点, 及相关实验. 任何人如果不喜欢本书提供的模型, 可以随时通过新的实验, 提出不同的解释, 推翻并建立新的模型 -- 这就是框架的意义. 不准备随时被(自己提出的实验方法)颠覆的模型, 从来都是废物.

社交天性, 原初产生于哺乳动物应对 \脑部越来越大, 不得不在产后继续发育\ 而\hardwired\亲子培养机制. 这套机制催生了灵长类的社交进化, 并最终产生了人类社会的 \社会结构\. 心智化让人类理解和交流, 通过\协作\ 逐步构建并迭代出人类文明.

人类的一系列心理或生理(包括从众和本能抑制), 已经通过若干脑区的进化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被固化在我们的硬件之中, 成为生存本能.

在此框架下, 原本很多 \拍脑袋\ 得出的心理学理论及所谓\家\, 当可以烟消云散了罢..

..

书分四境, 圣贤庸渣. 本卷:中圣, 当之无愧!

~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读后感_2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