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读后感800字
2天就看完,这对于我来说算快的了,可以用痛快来形容。中国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间发生了太多惊心动魄、荒唐无比的大事,大事赋予了大背景,最经典的当属莫言大叔的《丰乳肥臀》,把这跨度这么的几十年都囊括书中,不过说实在后面有些累赘。
《慈悲》作者说这是本信念的书,而不是复仇。我比较认同,事物发展有它的内在发展规律,物极必反,因果循环,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在动荡年代,物质缺乏,因果报应的周期被缩短了几倍,几十倍。似乎像在复仇,其实不是。没有大背景的变化,报应没有来得那么快,不随个人意志而变化。‘慈悲’是好的,但在很多时候是不好的。比如文中讲到苯酚厂里的补助,补助应该发给谁,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也没办法给标准。确实有极其困难的,应该给,但这里肯定有灰色地带,有人为因素。比如段兴旺因为老婆精神有问题,爱买东西,逼得他一个月没吃早餐,找水生帮他申请补助,居然申请到补助了。水生是整个故事的正面人物,他慈悲真的是妈吗?不过段兴旺能申请到补助的代价是进苯酚车间,最后没退休就得了癌症。说到底是为了满足欲望的代价,欲望膨胀得越大,爆炸得越快。
对弱者的帮助有时是能让他起死回生,有时是加速他的灭亡。现实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弱者自身内在不积极,帮助他越多,他就会变得更弱。
上次去医院,有一50岁男人,用绷带绑着手,另一只手拿着缴费单和一些零钱,向等侯检查的人们说:“我是潮南那边来的,检查费差30块钱,能不能给我30块钱。”
我当时判断是,手骨折,用不着检查那么多项吧,他手里已经有几张交费单了,骗人的概率大些。就在我思考他是真骗人还是假骗人的时候,旁边一中年妇女很豪爽就掏出50块给了这名讨钱的男人。瞬间周围的人都变渺小了。我们的慈悲有时来得很感性,感性的慈悲是助长弱者变得更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慈悲》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