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读后感1500字
业贵于专,一巧可赢千利。
业贵于专,一巧可赢千利。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专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这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项修炼。
1.投入精力和热情练好一项技能
2.真正的专注只着眼于有意义的事
3.不要博而泛,要专而精
4.带上自己的职业地图
5.弗洛斯特法则:准确的定位才能快速崛起
弗洛斯特法则是由美国思想家W.P.弗洛斯特提出的,主要内容是:要筑一堵墙,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筑墙的范围,把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圈进来,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圈出去。
6.能干还不够,还得愿意用心干
7.专注你的事业,就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8.自己的兴趣往往比名利更重要
画好自己的底线,逐步实现目标 古人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如果一个人能活在当下而不好高骛远, 那么他的目标肯定是清晰明确的; 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守好自己的底线, 那么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1.聚光法则:一次只做一件事,避免半途而废
2.做好自我评价:正确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3.糖果效应:克服小诱惑,将获得更多
4.逾越"心理高度":不要给自己设限
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调整自己的工作动机
6.无论目标有多大,先把当前的事做好
7.远离穷忙
8.走出迷茫,不再焦虑
1.从细节入手,打造专注精神
1.从细节入手,打造专注精神
2.别再为琐碎的人和事抓狂
我们生活中想要不被琐碎的人和事牵绊,不再为琐碎的人和事抓狂,做到专注,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立意识隔离带。
(2)把握专注力高峰,更容易提高效率。
(3)学会暂停,控制自我情绪。
3.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从细节开始
4.海恩法则:精益求精,从小事做起
5.做事要分清主次矛盾
6.不要过于追求圆满和彻底
7.敢于妥协,展现你的别样风采
8.做理性的自己,切忌想当然
天才之所以被称为天才,
并非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比别人聪明,
而是因为他们懂得持续不断地努力。"
1.十年成一梦,靠的是信念
2.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人为何而活?活着的目的又是什么?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3.潜能的力量:只有执着才能成功
4.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无望的事
5.成功者都是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6.别人随波逐流,你却坚持自我
7.两头都想要,很可能两头都得不到
8.换一下角度,再难的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心境的控制是人的最高境界,
心境的控制是人的最高境界,
走出失控的怪圈,
需要冷静和自制。
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
才能精益求精,有所建树。
1.专注:心境的控制是人的最高境界
2.保持冷静,换一种视角看问题
3.驾驭潜意识:找回失去的控制力
如何驾驭自我潜意识,找回失去的控制力呢? 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加强磨炼。
其次,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再次,需要管理自我、提升自我、经营自我
最后,以平和豁达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4.集中精力,调整生活中的轻与重
5.自制力有多强,竞争力就有多强
那到底如何培养自制力呢?
(1)在实践中反复努力,反复锻炼。
(2)增加任务的紧迫感与乐趣
6.永不言弃,做事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7.掌控你自己:避免不断地转换任务
微时间管理术:你在荒废时间的时候,别人都在拼命
1.按照计划做好每天该做的事
2.敬业的心做专业的事
3.善于统筹,实现时间最优使用
4.培养有效的时间感知能力
5.把每一分钟都记录在案
6.不要只是抱怨,而应马上用行动改变
7.你其实不用这么累:利用好每天琐碎的时间
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拖延的习惯并不是先天就有, 而是后天养成的。 形成拖延的外部机制是对他人的模仿和学习, 内部机制是不断地自我设限和自我宽容。
1.拖延是种病,是专业主义的绊脚石
2.调整"期望"法:为自己设定一个期限
3.培养不找借口不拖拉的积极心态
4.迅速转弯,别在错误里拖延时间
5.战胜思维惰性,培养主动精神
6.失去目标自然一拖再拖:警惕健忘的大脑忘了最初的目标
7."等一等"的心态,得到的只是"永远不能"
8.每天找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万小时定律》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