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我看完了有些天了,感觉有很多想法在胸中游走,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我看有人说“一流的作品帮人找方法,二流的作品真实反应生活,三流作品针对某一类人投其所好”我想这是对“想要判断一位作者是否伟大,其标准就是看不同身份的人能否从他身上获取不同的灵感”这句话最好的注释。
毛姆曾自称为“二流作家”,他的作品的确是真实的反应生活,至少我这样认为,因为,总有些情节让我们感同身受。
但是,我认为他可以被称为一流的作家,因为,有些人的确也可以从中找到方法。
我一直在找寻生命的意义,一直求而不得,所以一直碌碌无为,学生时代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浑浑噩噩的,逐渐丧失了斗志,连小时候的理想都觉得可笑,又觉得就算实现了又怎样呢?就这样年纪轻轻就犹如步入耄耋之年。渐渐地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迷茫,害怕,于是画地为牢。
当我看完了这部作品,我茅塞顿开,却又夹杂着悔恨,为什么自己只靠想象而不是去真正的实践,哪怕失败了又怎样?连做都不做,又怎么能知道能不能找到自己一直追寻的答案呢?
菲利普一直做的很好,他一直在尝试,哪怕最后他得出了人生没有意义的想法,他还是认为“既然人只有一辈子,就一定要做成点什么事才行,他觉得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他一直在追求着,从没有放弃。他认为“人身既然已如此颠簸可怖,知道它没有意义反而使人鼓起勇气,大胆面对。”
这是一部小说,一部很棒的小说,看再多的评论不如亲自去读一读,希望你也会找到你想要的一直在追寻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