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800字
这书的底层思维是「反常识思维」,也就是科学中的证伪>证实,历史中的「反事实假设」。底层工具是读书法、资料法和笔记法,底层能力是故事力。作者反复自觉非受迫提到的书是《思考,快与慢》《娱乐至死》和格拉德威尔系列。
作者最强的地方是资料能力和故事力,但是这两点都没有细说,反而说了自己并非最擅长的两个东西:读书和记笔记。读书要形成自己的框架,看作者对知识的应用,分领域,整体则仍然是散装的。笔记法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看起来作者更像是一个知识收集者而非整合者。
笔记法整理如下:
1.笔记的作用:- 记录:i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ii记录自己的思想
- 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转变: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
- 批注亮点
- 记录惊奇
- 构建联系
- 【记】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
- 【注】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 【理】用印象笔记来整理读书笔记。好处:生成链接,建立书与书联系。
4.笔记的笔记
记笔记是对一本好书的最大敬意。
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
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读电子书一定要多批注,不要浪费那无限的空白处。
钱钟书记笔记的情形:
· 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保存;
· 外文笔记共有178册,中文笔记与此数量相当;
·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这样显然可以方便日后写作时引用);
·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