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传》读后感900字
读《路遥传》:
阅读人物传记,可以让我们以人为线索,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毕竟,历史是人造的,人是历史的主体。阅读传记,是以更人性的方式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
梁启超曾经这样回答。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直译过来即是,读名人传记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网上也有各式文章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多数的意见是:读了名人传记,当感受到名人、伟人的气概,从而长了自己的气概。我曾读到这样一段话,可谓精辟:"传记是传主成败得失之记录。传记讲解传主之成败得失:讲善恶可也,讲贤不肖可也,讲毁誉可也,但均不及讲智慧、讲成败得失来得根本。名人之跌倒与爬起、之挫败与新生,正是后人入世立足之航标灯、之后车鉴、之警示牌。解读传记,尤其是解读名人之传记,恰如为自己‘主政’请来无数大智大勇之‘垂帘听政者’。"(这是自己的读书摘录)
当然,传记,无论是自传或者他传,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尤其是他传,厚夫著《路遥传》是带有崇拜瞻仰追随的色彩,贯穿全书。
一开始我很惊讶,因为全书,对路遥婚后家庭生活的描述几乎寥寥无几,到最后,才知道,路遥与林达的婚姻实属名存实亡,分居破裂。
路遥不肯离婚。最终提上议程的时候 1992年,路遥病重,及至去世,离婚搁置。对于林达,这是不公平的。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和道德束约,致使林达后半辈子保持"路遥遗孀"的"高贵的沉默"。这也是无言的痛苦。
林达自路遥生病至病重都没有照顾他,这也是让我十分震惊的。要强的性格,在病痛和家庭生活的折磨下,路遥的身体加速崩溃。笔者对此也是很有意见的。的确,我也心痛。
这是书中最让我震撼到心痛的一部分。
6年著《平凡的世界》,呕心沥血。
不读传记,我无法像这样了解路遥。
凡读过《平凡的世界》都值得读《路遥传》
凡读了《路遥传》都值得再次拜读路遥的作品,如《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祈祷黄土地的力量可以融进血液,融进我对生活的思考。
我祈祷那种真性情,那种坚韧,那种格局,可以指引我穿越黑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路遥传》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