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魔鬼经济学(套装4本)》读后感_1400字

《魔鬼经济学(套装4本)》读后感1400字

读了23小时,终于把这个《魔鬼经济学》系列4本读完,说真的,前面两本还可以,说生动有趣不错,说观点新颖也不假,可以给四星,总体印象就是一个经济学家顶着经济学的理论在干社会学家的事情。后面两本就是作者将博客中的文章进行粗糙分类后的一个合集,有些啰嗦和拖沓,而且有些案例因果关系牵强,甚至缺乏证据,给三星。

如果真的要好好读这本书并能够从中有超过书价的认识和体会的话,读者应该至少去读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才是经济学的入门读物,从马歇尔到萨谬逊,再到平狄克和斯蒂格利茨,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大概是最为生动和有趣的一本。整本书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热情,没有任何复杂的数学公式,图形和曲线也简化到了极致,不过缺点是太基础,微观部分内容太粗糙,缺乏体系,微观的各个领域的问题没有说清楚,宏观部分还可以,毕竟曼昆就是做宏观的。通过这本《原理》将经济学基本常识掌握后,再去读《魔鬼经济学》,我觉得至少不会太容易被作者的思维绕进去(被忽悠进去),同时将书中的一些案例用自己的经济学常识和其他社会科学常识再作一番思考,看看与作者的思考有何区别,作者想到的观点或者得出的结论对你的思考或思维方法有何启示?

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因果关系真的不是绝对的。所有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情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比如犯罪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堕胎合法化,火山爆发有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等。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本书里,就是将事实简化采样,通过数据统计等得出来的线索,加上跨学科的信息渠道,得出一个比较新颖的结论。其实“看见”与“理解”不是一个级别的概念,我们看见犯罪率的下降,看见GDP的上升,看见房价水涨船高,却很难理解背后的内在逻辑,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去不断探索思考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尽管现在掌握的知识不足,经验不足,情商不够等等,只要是处在不断探索状态,让表面的现象慢慢地化为“自己理解”的内在的本质,而对这种本质的理解,会随着成长不断变换或深入,逐渐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我觉得这样就很好,自己是在不断“进化”,起码没有原地踏步。

列维特的确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经济学家,他喜欢寻找证据,用统计学方法给出自己的解释,然后揭开“隐藏”的真相。我非常欣赏作者能够竭力或尝试着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支配,用统计学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生活现象。比如:作弊是一种原始的经济行为——不劳而获,成本极低,收益却不低,因此才有这么多追捧者。正如作者所说认为,道德代表着人类所青睐的世界运转方式,经济学则代表着其实际的运转方式(伦理道德是理想世界,则经济学描述的就是现实世界),思考问题时,最好先抛开伦理道德等枷锁,直接去找本源,然后再解决问题时再来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

本书优点:语言平实生动,不难读。提供一个新视角(统计学经济学)观察生活

本书缺点:缺少透彻的原理分析,语言略显啰嗦。(其实本书每一个案例中看似轻松的问题后面都有复杂的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测,但作者只把最后的结论呈现给读者,详细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推理证明过程都没有涵盖。适合大家空闲时候的消遣读物,但经济学的入门读物,个人还是推荐曼昆的《原理》。)

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没有扎实的数据支持,是无法落地尘埃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魔鬼经济学(套装4本)》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