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读后感1100字
好几本IP书的阅读后,发现其实什么是IP?读后发点感慨
戳于渴望的痛点(触发用户的真正需求)
产品的卖点和真正的切中用户痛点需求一致,触发用户的选择体验,并因此认可,当然这还不够,因为他也会流失。因此又必须满足她的更高一级的深层需求,价值认同
爽于高潮的本能(迎合受众的价值认同)
在网络小说里,很多玛丽苏、玄幻、修仙的故事情节,大多都是往读者期许的方向发展。由此引发思考品牌的定位:让用户爽,让消费产品的人爽,怎么爽?与他认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一致,当然,这也还是有可能流失,比如价格 尤其是快消品行业,选择那么多,戳我痛点,爽我高潮的品牌很多,凭什么你就是我的必需,因此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代表我身份地位价值,且区别与他人的地方,小而美,我个人理解是人设需要。
异于平庸的价值(区别他人的人设需要)
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人设:小资、御姐、贤妻良母、学霸、文青,逗比……还有微商人士吸引的人群几乎都是生育不久在家养育孩子的妈妈,(他们无业全职或也有工作却薪水不高,当然最近甚至职业女性也有)为什么?这些妈妈产后的自我认同感贬低,尤其是伸手要钱的时候,微商就替你里人设:女人有钱有事儿做有能力更漂亮,独立自信,还有给孩子最好的 等心理,统统“完美人设”,而不同于以往社会队女性的定位和形象,不仅仅是区别于传统,更是区别于他人的选择。
每个人希望自己在他人 在朋友圈的人设形象都是有区别,并吸引他人靠拢的欲望。明星人设,吸引粉丝,也无形中囊括了某些行业,这个明星契合品牌形象,那个代言的是他。而普通人的人设,是更多难免肤浅(没恶意)吃什么用什么家里摆什么花读什么书 去哪儿玩 跟什么人在一起…这些外化的逼格 调性,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品牌拉拢的对象和聚集的人群。这是什么年代,人设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看似异于普通,却又源于生活的大部分,因此最高境界的品牌,不仅让你爽+人设满分,更能让你找到同类。
集于同好的社交(找到共同的群落组织)
人拥有社交天性,现在人看似越来越小家庭或独立个体生活,却依然无法摆脱群居需求,跟人沟通,宅男也有社交,面向网络虚拟世界,他是游戏里王者又无数追随者,是某论坛的版主,是某个剧的影迷…当然做的最成功是小米,发烧友米粉。苹果的果粉…都是基于此
最后,对IP人格化魅力和品牌化营销的思路,契合并解释了当下很多流行爆款流量,比如网红,大V,明星…以及很多大牌找到的这种具象化的品牌代言,甚至于很多微信公号背后的写手和创始人,如咪蒙 行业达人 甚至是小编
新事物,不见得就是全新的事物,也有可能是老事物的变异和新裂变。
可以再读读,收益度三,推荐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