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1500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1500字

评《乌合之众》
首先我必须说明,《乌合之众》这本书,是我自进入微信读书以来,读过的最“难读”的一本书,但又是我迄今为止收获最大的一本书。
它的难读,在于:
1、译者错乱不堪的翻译水平。
不知道是作者这本著作太过深奥,还是译者的水平不行,很多地方都缺乏起码的语言逻辑:前言不搭后语、转折词放置不恰当、 一些语句混沌难解、一些语句又太过繁琐重复。
开始的时候,我还试图逐字逐句地理解它的意思,这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看到一半时,我就放弃了这种做法,而采用跳跃式的关键词阅读法,忽略其中某些逻辑不恰当处,这才稍微提高了些效率。
我也推荐大家,在阅读此类外国翻译从书时使用我的这种方法。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只需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就能联系上下语境,了解文中想要传播的概念。
2、作者自居高处的“西方本位”观念。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学家,他极为推崇他的祖国——法国,文中多次以“法国大革命”、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波拿马、斐迪南·德·雷赛布(法国外交官,近代苏伊士运河开凿者)举例。
他在文中多次歧视了拉丁民族,认为拉丁民族“独断专行和偏执”,“和英国人的群体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他甚至还嘲笑女人——“群体情绪就像女人一样,往往在一瞬间就会走向极端。”
我只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去芜存菁就好。
3、处处“金句”、处处“陷阱”。
对于这一点,我是“既爱又恨”。这本书里的“金句”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一句或几句让我觉得:哇,好有道理,赶紧记下来(这也是我在微信读书里做笔记最多的一本书)!
然而仔细一想,金句之所以能成为金句,在于它的简洁而武断——“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然而它的威力也就会越大。”
作者写这本书时,很多“金句”都是不在乎证据,简单粗暴地直接定下结论。到后来,我突然明白了,作者一边在写这本书时,一边就运用了他的“名望”,与所研究的观点——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一方面,“名望的特点就是能阻止我们看到的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毁掉我们的评判能力”,《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文学地位让我们提不起质疑的想法。另一方面,作者不给证据直接下定结论、不断地重复他的断言、后世读者与读者的互相传染。通过这些手段,让我们完全服从于他的观点,并且深信不疑。
这是一个明目张胆的陷阱,也是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试验。
读此书收获满满,知道了群体的一般特征:1、群体思想的不可抗力,感受、思想和行为,与孤立时的状态完全不同。
2、在集体思维中,个人的智力与个性被削弱,特征的多样化陷入了同性质,表现出集体无意识。
3、在一个群体里面,每一种情感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哪怕所做的决定与他的天性截然相反。
4、易于接受暗示,丧失了意志和识别力。
5、根据环境及暗示,群体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糕。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冲动、易变和暴躁。轻信且易受暗示。群体情绪的夸张和单纯。群体绝不允许怀疑或不确定。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的道德或许会比组成群体的个人更低劣或更高尚。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推理能力非常低下,群体拥有强大的想象力。群体尤其会受到神奇事物的影响,神奇事物是文明真正的支柱。
群众信念的本质是宗教,群体的信念拥有盲目的服从、猛烈的偏执以及大肆宣传,所有的信仰都有一个宗教的形式。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种族、传统、时间、政治、教育。
……
再写下去估计得几千字了,故不再啰嗦。只说一句,此书虽然胡椒面放得比较多,辛辣刺鼻。但别具风情,美味可口,可尽情品尝,请诸君快快下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