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恶意》读后感_1800字

《恶意》读后感1800字

#每日一书#

公众号:夜下种子 喜欢的可以关注公众号,免费赠送我整理的电子书籍

<恶意>书评

恶意指不良的居心,不好的用意。如抢劫、偷窃、作弊等,这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体现,它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在东野圭吾的《恶意》在这部小说中,凶手野野口修落网后,有很大的篇幅都在描写凶手犯案的动机。喜欢东野圭吾小说的原因也在于此,他总能出其不意的让你大吃一惊!当大家都在同情野野口修被日高邦彦压榨利用时,却不料穷凶极恶之人正是野野口修本人。野野口修最终的利益在于他贬低日高的人格,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掩盖他幼时可憎的过去,但是从他大费周章,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伪造了众多虚像上看,贬低日高邦彦的人格才是他的最终目的。这让我想起了黑泽民导演的罗生门,他是芥川龙之介《竹林中》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承认杀人的是自己,但同时也贬低了他人,抬高了自己的形象。我们先看下罗生门中几位的说辞:

多囊丸的说辞:他使计想得到死者武弘的女人,但是得手后,女人却缠上他,认为他和她丈夫,之间只能活一个,让两个男人看着她出丑,她生不如死,所以多囊丸这才决定和武弘决斗,从他的说辞上,他虽然杀了武弘,但却是男人间决斗,带着些许英雄色彩,而不是卑鄙无耻的谋杀手段,这就是多囊丸的利益。

武弘妻子的说辞:她同样也承认她杀了丈夫武弘,但原因是她被多囊丸糟蹋后,丈夫对她的冷诺冰霜和鄙视让她如坠冰窟,没脸活在这个世上,所以决定杀了武弘再自行了断,只是后来却没有了勇气自杀~~从这个说辞上看,她只是个柔弱的女子,却不幸遭恶人所害,无能的丈夫也不能原谅她,理解她,所以她才迫不得已杀了丈夫,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而不是多囊丸所说的,只要谁活着,就跟谁的放荡女子~~

亡灵借巫婆之口的说辞:武弘说自己是自杀的,因为多囊丸将他的妻子糟蹋后,哄骗妻子,妻子心驰荡漾,竟同意跟着多囊丸离去,不仅如此,更是要求多囊丸将其杀了,但是多囊丸却一脚踢翻了这个恶毒的女子,让武弘决定应当如何处置她,妻子却趁着他踌蹴不定之际逃之夭夭了,多囊丸立刻追了出去,然后他就自杀了~~从他的说辞上看,他不是懦弱无能被多囊丸所杀,亦不是妻子所说的不可饶恕于她的人,而是一个被情所伤的多情男子形象。

这和野野口修的做法如此相像,都是不加修饰便活不下去的人生,我不知道这用”自尊”来形容是否恰当,我们知道自尊过强,容易产生虚荣心,过弱则会自卑.它是需要经过社会比较而形成的,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学六年级在一次课间游戏时,在跳绳的时候我故意打到班长身上,班长哭了,我也哭了,那个时候我多了一个外号:黑心婆。事到如今我已然记不起自己当初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当时的我真的知道自己错了,但仍然四处宣扬班长的不是、哭诉自己的委屈~~因为当时的我认为不这么做的话,所有的同学都会在背后说我有多么多么的狠心,而只有不断地诬陷班长也不是一个好人的时候,才能维持我自欺欺人的平衡,这在如今想来很幼稚,但是当我再重新面对着两个破口大骂,打得面红耳赤的人,我会想是否其实他们也早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仍然需要保持嚣张的气焰,因为谁的气焰一弱就等于宣告大家---是我的错!!!

看新闻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很多他人的悲剧,比如大学生学费被骗光,选择自杀.未婚先孕遭男友抛弃,不敢告诉父母,自行堕胎.小偷被发现后恼羞成怒杀人等等,这些事件发生后,有很多很多的人都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着这么做的愚蠢.但是其实作为事件本身的他们,何尝不是害怕自己的愚蠢被公之于众,而企图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解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言可畏的恐怖之处了.

so:口下积德,幸福你我他。

所以这业就不难理解野野口修这么做的原因了。但是~~NO ZUONO DIE吧。正如当初的我那样。我们再看野野口修青少年时期,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也是因为他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恶意》中有这么一句话:“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人性中的恶意: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负面能量,让人寒毛凛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

——东野圭吾《恶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恶意》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