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读后感2000字
所谓书评,要么自己而写(记录的一些感想),要么为别人(此书是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前者可以是随性的,后者却需要谨慎些。
先从谨慎的部分开始……
关于本书作者和出发点
很多提及本书,都会说这是吕思勉先生“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但“通俗”不等于浅显直白。这里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作者——吕思勉先生(1884-1957)生平大家可自行百度,这里我不赘言。简单说,他算近代的史学大师级人物,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
大师的东西往往严谨居多,而趣味不足。更有可能,他作品中假设我们已知的知识背景,恰恰是我们未知的,这就尴尬了。
但也大可不必有负担,因为本书作者旨在求“真”(“矫正从前观点的谬误”)的基础上,尽力想从“善”(“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能体味到几分在严谨和趣味之间平衡的“美”,则是个人感受了。同时,本书还以大众非常熟知的“三国”来讲,足见其良苦用心。
书中两段论述也算为读者打气的:
文学固然有文学的趣味,历史也有历史的趣味。
充满了离奇变幻的情节,使人听了拍案惊奇,这是文学的趣味,但意义实在是浅薄的。因为文学是刺激感情的东西,要求感情满足,其势不能使人多用心……(历史)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满足感情固然是一种快乐,了解事实的真相,以满足求知的欲望,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关于本书结构
毕竟这不是小说,更不是悬疑剧,所以我就不妨尽情剧透,力求给读到书评的各位一些帮助。
该书共分19章(近7万字,不算太累),就我理解可分为三部分——主体部分固然重要,但准备和后续部分如同引桥的作用,使其具有完整性。
1 准备部分
这部分包括第1-6章。除了开篇的“楔子”,2-4章分别讲述了三国纷争形成的三个乱源:宦官、外戚和黄巾。第5章(历史和文学)和第6章(后汉的地理)也算非常贴心的知识准备。
2 主体部分
这部分包括第7-12章。第7章(董卓的扰乱)说的是初期群雄割据的,第8-10章讲曹操的崛起(魏国毕竟是三国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且是对后世影响更深远的一支,浓墨重彩些不为过),第9、10两章则讲述为何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3 后续部分
这部分包括第13-19章。这部分主要包括作者对曹操、司马懿等人物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中一段文字相当精彩“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亦可以说是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现在容我随性一下……
1 竭力求“真”,裹之以“善”
大多数人嘴上都会说“求真”,但过程往往是非常艰苦。对历史真相的研究,如同柯南对真相的追求一样,也许手中有的只是片段,你需要做的除了将其复原为完整图景,还需时刻注意其中的干扰。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一些历史真相——华雄是孙坚杀的,而非关公;关羽的投降,的确不是真降,至于过五关斩六将都是演绎上的渲染;曹操是个心地光明、封建道德很深的人……
甚至还不无尖锐地指出“《汉书》也是一部大家崇奉的名著。其实班固这个人是无甚识见的,根本不配写历史”。
在冷峻地求真之后,应该以友善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这就是裹之以“善”。古有说书人,今有自媒体,都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吸引其大众,吕大师未必能及,但起码初心如此,具体做得好坏,则留给各位品评。
友情提醒,如果你带着“三分钟看懂三国史”的心态,恐怕会失望。但基于对真的追求,且容忍老夫子其间的一些“迂腐”。
2 兴趣激发,而非灌输
一本好书能带给读者的是更多启示和激发,比如看完后你了解到原来历史需要多方面考据,趣味可能让人失智……这些足以让人受益了。
大师的历史书还给人一种感觉是具有强烈的逻辑性,而非故事堆砌。虽然其中知识点也时不时“显摆”一下,但绝非灌输之感。
3 叙史紧要,议论重要
本书除对历史还原性的描述外,有极多篇幅来自作者的“感想”,这增加了不少亲和力。节选几段供各位品鉴:
(第2章)当一种制度的命运未至灭亡的时节,虽有弊病,人总只怪身居其位的人不好,而不怪到这制度不好。
(第5章)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只是旁观者不负责任之辞,并不是真理。
(第9章)曹操所以能有相当的成功,还是因其政治清明,善于用兵,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12章)心计过工,有时也会成为失败的原因的,真个阅历多的人,倒觉得凡事还是少用机谋,依着正义而行的好了。
(第13章)人生在世,除掉极庸碌之辈,总有一个志愿。志愿而做到,就是成功,就是快乐。志愿而做不到,看似失败,然而自己的心力,业经尽了,也觉得无所愧怍,这也是快乐。
书在付梓之后就是“死”的,而书的读者却是“活”的,如同不同的人看到一样的风景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书的评价一定会因人而异。
所以最后需要亲情提醒的是,你的预期决定了对本书的评价。而我认为如果一本书能有一两句让我印象深刻则算成功,贪心些希望能给我一些启示则属精彩的话,那么本书在我看来算是精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国史话》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