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杀了他》读后感_1300字

《我杀了他》读后感1300字

有点意思。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有几分神似,确依旧有浓烈的东野标签,华丽的结尾,把主动权交给了读者,更激发了读者的脑力燃烧,同时也是一场虐心的探秘过程。我杀了他,我是谁?

初读东野的作品会被故事的构思布局所惊艳,连续读过部分作品之后又会觉得东野式风格难免被套路化,而不可置否的是他的作品总有一处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

《我杀了他》,和其它一路追踪嫌疑人的故事发展不同,案件一发生,凶手们纷纷自白,这倒让读者们有点担心半路剧透,可是东野是谁?东野就是这般任性,他的作品不乏故事一开头就交代凶手的,却一概不影响读者对事件的追踪。而这一次,更加讽刺的是人人都自豪于自己的完美杀人计划,自己都被自己的智商感动了,骄傲地狂呼胜利,可是懦弱的人类总是如此矛盾,当直面责任的时刻又纷纷落荒而逃,乞求抓住任何一线生机。

谁都有可能是杀手,范围不仅仅是三个人,可以是四个,更可以是五个。正如加贺警官对准子投毒的猜想我也是非常心动的,毒药是准子制作的不容置疑,而她仅仅是为了自杀么?一个带着绝望和仇恨的女人,却在临死前还没有放松对爱的执着,他是最有动机和时机实事杀人计划的,而且可以把这个秘密带走永远封存。但是加贺警官最后说有一个人一定听懂了,这个人是活着的四个人当中的一个,那么,如果把续写故事的笔墨交给我,我一定会写下神林美和子!这个被爱诅咒的女诗人。

我们更可以大胆的推测,她在某一时刻便知晓并参与到了这个杀人计划当中,她知道有人要杀掉她的未婚夫,本可以阻止的她却让一切发生的顺理成章,甚至推波助澜,目的就是在这场史诗般跌宕起伏的爱情中成功扮演爱情圣女的角色。她孤独,痛苦,忏悔,渴求重生却无法超脱自己的命运,她的爱埋葬在罪恶的深处,她拒绝、躲避、逃离,她控制、隐忍、装扮,她试图用一段看似完美的爱情来救赎自己,可是当她发现了又一个爱情悲剧时她不甘心也不接受,她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在这个爱情舞台剧上华丽谢幕,于是,悲痛欲绝也好,执迷不悔也罢,世人看不懂也不理解她的纯良正是她诗中的美好,世人看得见也听得到的她的泪水正是她诗中的悲伤。她导演并演绎着自己最伟大的诗篇。

是的,她是天生的伟大的演员。这一点文章开篇的神林贵弘就说到,他们从小在寄养家庭里就扮演着家人所爱的角色,所以这些技巧他们信手拈来。

由此又想到东野的另一部作品《白夜行》,在畸形的扭曲的两性关系当中,阳光最亮的另一面总会是比死亡更沉重的暗黑。这种描写人性的黑暗为什么总是频繁出现于两性关系当中呢?因为在普遍的大众的眼里,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自私,占有,欲望的化身,可是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反省,真正的爱究竟是什么?猜忌与占有不是爱,桎梏,是爱自己比你更多,那一句至少还有你是我不愿承认,离开我的你能比现在更美好。无私与宽容不是不爱,放手,是爱你比自己更多,那一句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我相信,离开我的你能更幸福。

好了,故事终究是故事,这次把笔墨交给你,你又发现了一个怎样的秘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杀了他》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