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悉达多》读后感_900字

《悉达多》读后感900字

《悉达多》是一本小小的安静和美丽的书。写的是悉达多的一生,他的求道过程,这个过程让人玩味不已。


年轻的悉达多一心向外,追求超越他人和自我,其实对于周围的世界是没有认真体味和留心的,年轻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优越感以及和生活保持的距离。他以为出世能让他找到内心的永恒,但是他失望了。所以他又选择了入世,在入世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他的初心。不管出世还是入世,他都没有感到快乐,因为他没有找到其中的意义。但是他心中的那个求道的声音不管多么微小,一直都在那里,所以当他彻底失望极端痛苦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希望的时候他反而得到了解脱,放下思想、学习倾听,而和甘玛拉的重逢和离别、让他有机缘和儿子相逢和相处,那让他终于知道何谓爱,何为慈悲,何为将自己低到尘埃里。那样的痛苦在他向摆渡人瓦树阿瓦倾诉后,在他听河语后,他终于彻悟了。他终于给一直寻求意义的自己找到了答案。他终于让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和领悟达到了圆融统一的境界,他具有了和乔达摩一类的智慧,他终于在他这一生找到了他的答案,完成了他的修行。所以书里的悉达多和乔达摩其实是同一人,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而已。


看完我在想,悉达多直到做摆渡人之前的人生阶段就是我们普罗大众的写照吧:


年轻时人总是有一种高傲和自信,总是身在此心在彼,总觉得自己属于远方。待到发现远方并没有自己寻求的东西时,或者生活给了一些教训后,年纪渐长,遂决心怀揣理想但脚踏实地生活一把,但是在生活的过程里,柴米油盐、各种琐事、各类影响让人多了欲望少了理想,和当年的初心渐行渐远。很多人也就慢慢接受了现状,觉得人生就如此了,但是内心里其实是没有真正达到圆融统一的状态,还是会有很多的不快、愤怒、委屈等压抑的东西在那里。


不过悉达多最终找到了答案,接受了他过往的种种,让自己和他人和万物融合在了一起。他找到了大爱。他的经历不可复制,但是引人思考。那些得道者或者是生活中的智者是不是都经过了这些阶段?那么我们的初心是何?它现在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悉达多》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