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1100字
热那亚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古城。早在古罗马兴建城之前,利古里亚人已经住在当地。它曾是罗马帝国的 一个行政区,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落入拜占庭手中,后来又相继被伦巴底和法兰克人所占领。公元12—16世纪,热那亚藉十字军东征而逐渐繁荣起来,并建立一个独立而强壮的海洋共和国,并与威尼斯、比萨和阿马尔菲齐名。
波斯成了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波斯坐落在东西方的中心,拥有着令人垂涎的战略要地,它的统治者被那些争取与之建立友好关系的人所提供的慷慨软贷款给养胖了。
英国一直小心翼翼地满足着波斯统治者的奢侈要求和物质欲望,直到1898年,挥霍无度、留着八字胡的伊朗国王穆扎法尔·奥丁(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拒绝了一项200万英镑的贷款。)英国立即派了一位高级官员前去询问原因,但却吃了波斯人的“闭门羹”。连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都开始亲自过问此事,指示财政部缓和局面并且提高贷款额度。有关幕后交易的谣言开始流传,最终确认的结果是,俄罗斯提供了金额大得多的贷款,而且条件更加优惠。
一战前夕,三对矛盾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中失利的法国对德国的强大一直战战兢兢,德国一直在警惕并企图遏制法国的强大;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纠纷,俄国一直想要占领伊斯坦布尔;英德矛盾,大不列颠在中亚和欧洲的殖民地一直受到不断扩张的俄国的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提出的传统的欧洲各国势力均衡的观点,力求拉拢俄国 ,放弃和德国的友好。
欧美国家试图在这片连接东、西方的关键地区继续保有支配地位,但却徒劳无功。对他们而言,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似乎是场灾难。近几十年来的局势表明,西方在应对该地区时,缺乏一种站在全球史角度的、更高更广的洞察力。在这些决策者、政客、外交官和将军的头脑里,阿富汗问题、伊朗问题和伊拉克问题都是各自独立的,彼此间似乎没有什么紧密的关联。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2011年曾说道,中亚已经“因冲突和隔阂而分裂”。在这里,人们看不到商业与合作,有的只是“阻碍货物和人员流动的官僚主义等障碍”。她认为,“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通向更美好未来”的唯一道路,就是努力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和安全的国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前来投资”。在她看来,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我们在思考下一个威胁将来自何方,思考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如何与那些无视国际法的国家谈判,如何与那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民族、文化及宗教建立各种联系的同时,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被悄然编织在一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重新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正在复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