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她》读后感1000字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说起总会忘记读过的书,朋友说:“其实内容记不记得不重要,你要从书中看到作者对事情的观点,对人的看法。”木心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只是他们精神品格的冰山一角,没有强大的精神根基,是不可能有伟大的作品的。以前读过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听朋友讲过《恶意》,《白夜行》里有一句话:世上不能直视的东西有两样,一是太阳,一是人心,但我觉得东野想表达的,这只是一半,另一半是:人心虽不堪,却不是我们堕落的理由。
回到故事本身,谁杀了园子,是润一还是加世子,加贺和康正心里清楚,读者加以推理也能得出答案。唯一的亲人被谋杀,作为哥哥的康正痛心愤怒,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理智。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要怎么做才能化解心中的仇恨,是为了泄愤,以命抵命吗?不是。我们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抹平所爱之人死去的悲痛,就算杀了凶手,康正也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安宁,或许他还会杀了加世子以宣泄自己的无力感,他的人生也会彻底毁掉。我一直觉得,堕落有很多种形式,一个人是否在堕落,他自己最清楚。若康正选择了这样一条走向堕落的路,他的报复是否还有任何意义?润一和加世子在经历了这一切以后,恐怕也无法在一起了吧,他们会接受法律制裁,但他们会忏悔自己的罪行吗,他们会如何忏悔呢,是装腔作势地痛哭流涕,还是无声无形地改过?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生活没有,康正应该会时不时找加贺一起喝一杯吧,园子祭日的时候,康正会去看她,告诉她自己工作上的趣事,再过几年,还会带着园子的侄子来看望她。
大家总说这个人好或坏,但仔细想想,“好”或“坏”往往关己。人性大多复杂,我们可以不相信善良,但要选择善良和正确,虽然这选择往往很难。
附一道评论里看到的推理题(转自风沙行),觉得蛮有意思:
P先生、Q先生都具有足够的推理能力。这天,他们正在接受推理面试。
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如下16张扑克牌:
红桃 A、Q、4
黑桃 J、8、4、2、7、3
草花 K、Q、5、4、6
方块 A、5
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
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怎么知道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谁杀了她》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