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_800字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800字

《饥饿的盛世》

看完这本书,心情略感沉重.在历史书上,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盛世,但被本书叫饥饿的盛世。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拥有很大的运气,积累了两代人的努力,顺其自然的把一个帝国推向了一个外表欣欣向荣的样子。的确,那时的清朝统治达到顶峰,GDP也是世界最高,人口达到了那时中国最高。

但是,一个国家的兴盛真的是钱财,人口,统治达到一定高度就是盛世了么?

说这个问题,需要主要说一个人,乾隆皇帝。我对这个人,比起喜欢更多的是厌恶。受传统帝王的熏陶,他的独断专行,自私利已是每个皇帝必须的,但是他为了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得到稳固,屠杀蒙古无辜人民,兴起文字狱,大肆毁坏妨碍他统治的文化。。在他眼中,民真的是民么?倒不如说是猪猡,而且还要是不能叫的猪猡。在他眼里,他的人民和臣子都得跪着,只有他是站着的。鲁迅写过中国人的脊梁,我想中国人的骨气和脊梁大多是在清朝压弯的。在乾隆的统治下,中国形成了一个大猪圈。而那时的世界,并非静悄悄的,当乾隆正在沾沾自喜于他所创造的盛世,自封自己为“十全老人”时,欧洲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中国也在乾隆下达的闭关锁国旨意下错过了世界的最后一班车。为什么要闭关锁国,因为他认为清朝已经足够强大,外国的科学那是三脚猫功夫,在他创造的盛世下,清朝可以千秋万代。呜呼哀哉!

有人说,乾隆才华横溢,但我个人认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一隅角落就以为是世界,而且我还希望这个皇帝少点才华更好,因为他的爱好,无数珍宝被运入圆明园,也就方便了八国联军。乾隆还把许多名家的原稿批准的不成样,“爱花的人,是把花折断供在名贵的花瓶中是爱,还是让他生长在野外,想看时便看”

很喜欢这本书,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这本书给人很大启发。从康乾盛世的另一面去观看整个盛世下是什么?是白骨累累,是饥肠辘辘,是阿谀奉承,是骄傲自大。盛世之下更是将整个王朝与民族推向了更深的深渊,带向了更苦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