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_1300字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1300字

《大秦帝国 ·之· 国命纵横》读后简记

浩荡变法,越陌度阡,秦国正逢日上蒸蒸之时,却先后送别了孝公与商鞅,巨匠陨落,万古国殇,正应了《诗经》所言: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稷下学宫人才辈出,正值策士兴国之时,苏秦张仪两杰同出,天下大事再度迎来地覆天翻之变。乱世争雄,时也命也。一个持重有礼志存高远,另一个嬉笑怒骂举重若轻。战国风云便在这两个文弱书生的谈笑中,翻手成云,覆手化雨,纵横捭阖,掀开了战国中期众强争霸的新篇章。

(一)万事开头难,英雄尚且如此!

煮酒吐梦,张仪入魏怒斥对孟子于庙堂之上,终愤去齐,轻率谈兵险些葬送自身;胸纳霸业,苏秦无奈说秦不成,醉酒遭劫,孑然一身淡出咸阳。古来英雄豪杰尚且如此,再看今日,自然襟怀坦荡不少。我辈年少轻狂之时,免不了遭受生活的条条框框,际遇命运安排的磕磕绊绊,抚平心态,及时当勉励,万事勿言弃。

(二)韬光养晦,卷土重来未可知。

遭受挫折,反躬自省,而后一展胸中志,天下霸业可图。苏秦垅前结庐闭关三年,张仪守孝三年悟出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张仪与苏秦的连横、连纵中,可以读到一代名士的抱负与坚持;在屈原兵败自投汨罗江的时候,又读到了君昏国惑的悲愤与无奈。当下值得铭记的便是,不忘初心,宠辱不惊,孜孜不倦,继往开来。如果没有挫折,就没有韬光养晦的蛰伏,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熠熠生辉,先声夺人的璀璨。从这个角度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惺惺相惜,方显英雄本色。

战国的时代是硝烟弥漫,而又绚烂多彩的。弥漫的是杀伐和动乱,繁华的是百花齐放,众星云集。孟子,战国四公子,苏秦张仪等等,不胜枚举……真的英雄,因旷达普世的情怀,哪怕政见不同,各为其主,都私毫影响不了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有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可能我们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知己不多,但是请珍惜身边之人,学会用欣赏和虔诚之心善待他人,从善如临,方能吐纳天地,胸中藏丘壑,成古今之大才,为社会之栋梁。

合上书卷,借古思今。当世之时,知识分子多折腰于五斗米之事,出入官场圈子间,消磨商海物欲里……当年一片赤诚的为学为国为梦之初心,怕是已然寥寥。另一方面,多少象牙之门,都不再为穷人而开,学术造假,学历买卖;多少精才之士,也只得屈就体制、人浮滂沱,圈子文化,好人主义。

庙堂之上,学阀赃官充栋;江湖之远,淡泊宁静不容。不少企业中为官为政者,不敢担当作为,推诿扯皮让奋斗之人心寒,拖延搪塞让机会悄然流逝,令人唏嘘不已!口号纵响,毕竟一家之言。

战国时期已离我们十分遥远,遥远到历史的硝烟竟无人闻到。可就算当下没有“战争”和“杀伐”,我们也难以找到所谓公平的起点,以及沉浮中那平静的书桌。于是我们寄情山水,寄情逆旅,寄情逆境。但无论如何,希望勿忘初心,勿忘来路,善待他人,相扶相助,毕竟机缘未可知——

听从内心的呐喊

寻找失落的目标

坚持向前的脚步

别停下

已错过了的别怀念

已失去了的别留恋

向前,向前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秦帝国:国命纵横(第二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