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读后感1200字
《冥想》读后221191911561204011
个人对冥想很推崇,并常向周围推荐。但反观自己的实际生活,却明显的揭露了一个人性的弱点,就是说的多做的太少。看了本书后觉得本书较实用,其中最实用的是对弱点有明显治疗作用。
话说一个人从未对自我有过深入的了解,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这会让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这样就会造成不得不依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境况。也正是由于缺乏这种了解,我们的各种关系看上去就并不那么称心如意,生活中常常也就充满了困惑与失望。
“当修行者开始观察外部世界,并发现事物稍纵即逝的本质时,就会不再满足于此。他们质疑生命的目的,并试图了解自己内在的状态。通常这类学生会去研究圣人的教诲,正是在这段追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需要一名向导。过去的老话千真万确:当一个学生极度渴望了解内在的真相,当他赤诚地求索并准备充分时,老师就会出现。”
看《冥想》首先要对这个概念有个认识。冥想不是深刻的思考,而是一种内在的放空。是对感官五觉忙碌于外部世界后的一种有效疏解,是进入内在的基础。还有一个更实际的效用就是促进内外的合谐。
冥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掌握之后,它会变得更加可信,引领你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冥想更是认知自我理解生命的一种修行途径。而所有修行的首要目的就是去认知不朽的存在:灵魂。冥想是个人与灵魂的桥梁。
书里较细致地介绍了冥想步骤,具体如下(提前做伸展运动及放松与调整呼吸):首先关注身体,然后关注呼吸和觉知,最后集中在意念上。冥想需要的是一种注意力:它平静、专注,但同时又是非常放松的。建议不要企图省略其中任何一步,不要跳着做!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练习就会水到渠成。如果你的方法正确,冥想肯定会让你获益匪浅。
在使用了书中的一些方法后,有几个感受说一下。一是前期准备很必须。二是大脑中的意识一刻也不闲着,混乱嘈杂。三是意念严重叛逆,你不想去想的越控制压制反应越大,也就越乱套。四是减少与自己的对抗,才容易放松和安静下来。最后是偶尔的澄明通透让我体验到了狂喜。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我在每期读书计划上都特意安排了两天的冥想,但给我的感觉是都将它们当成标点符号了。嗯!这有点像我将发现的武功绝学大声喊将出来,可人们却当成笑谈。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可却总是被方式方法所困,如此这般才能发觉自身的渺小,之后会是迷茫与绝望。而此过程中最有热忱的必然痛苦最深。
如果体验了这些后勇气与坚持仍在,就会醒悟。发现这个世界是在一种需要完善的思想的指导下在运行,而思想的完善明显不是朝久之功,所以美好的愿景一定不是明天就可以实现的。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不息追寻探索着我们认为的美好生活,迟早我们会知觉到激动人心的思想与希望。结束前再次提醒自己,坚持冥想。
“一个人越接近内心深处,就越接近永恒的真理。道路各不相同,能够帮助你实现内心深处满足感的,就是你要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冥想》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