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一部历史》读后感1100字
理想国译丛,多是精品。这一本也不例外,原著好,译文也流畅,很好读。
阅读本书过程中,我不时想到一位可敬的中国学者所写的一本伟大的历史著作:杨继绳先生的《墓碑:中国六O年代大饥荒纪实》。那些“服从命令”把犹太人推入死亡深渊的纳粹党卫队及其帮凶,使人极不恰当地想起那些不顾农民死活、采取强硬手段搜刮粮食以完成上级所定的粮食征购任务的各级党政干部,而那些被劫掠一空后,成群结队走向灭绝营、走进毒气室的犹太人,使人想起成千上万在受尽稼穑艰难、收获粮食后却颗粒无存、默默地饿死(有的甚至是饿死在粮仓边)的农民。和阅读这本关于纳粹罪行的优秀著作一样,阅读杨继绳先生的这本伟大作品,也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新的认识与有益的思考。
本书内容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因为作者对纳粹罪行的揭露与批判,更因为作者对人性的探究与拷问。正如书中人物所言:“人类的堕落没有底线”。
阅读过程中,我还会不由自主地把纳粹的排斥、迫害犹太人这一行为与历史上某类政党排斥、迫害有产者(地主、商人)和知识分子相类比。这两种历史事件看似毫不相干,却有明显共同之处:加深人们的偏见,利用人们的狂热,挑起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仇恨,制造敌人以凝聚自己团伙的力量,剥夺被划为异己者的权利,侵占其财产,奴役他们甚至灭绝他们……毫无疑问,对这些丧心病狂的犯罪团伙而言,这样的行为不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其经济利益亦不容忽视——免费劳力、房产、土地、工厂,商号、金银珠宝、现金甚至金牙、头发……为了满足独裁者及其支持者的愿望与利益,人性之恶被充分诱发和利用,人类世界于是变成地狱和屠场。
书中的一些细节亦令人唏嘘: 犹太人被驱逐时,朋友、邻居们迅速变脸、态度冷漠甚至助纣为虐;纳粹政权垮台之后,灭绝营里执行纳粹政策的党卫队员却认为,自己受到审判并非因为反人类的罪行,而仅仅是因为战败而已……;灭绝营中幸存的波兰犹太人历尽艰辛回到家乡,发现迎接自己的,仍然是歧视与敌意,财产全部被侵占、抢夺……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与歧视不始于希特勒,也不终于希特勒。
徐贲在本书导读中的警句非常精辟:“极权统治把人要么变成牲口,要么变成野兽,或者既是牲口又是野兽。”正如本书揭示,是罪恶的意识形态与制度环境,让人身上的人性与兽性此消彼长。想要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就要在弄清历史真相的基础上,探究那些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的历史悲剧发生的原因,以免落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遂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悲剧循环。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阅读历史著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我认为本书及杨继绳先生的著作可以称之为“优秀”甚至“伟大”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