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全集)》读后感1100字
终于看完了这部小说,好久都没有那种一气呵成看完一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小说的感觉。
全套书看下来,整部作品从“心理”过度到了“罪”,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心理画像十分有趣,一度沉迷其中,并直接导致我选了与犯罪有关的选修课(谐)。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套书的风格从吊诡悬疑变成了惊险探案。然这点瑕疵我也无意提出什么批评,因为方木在小说中的确从仅仅只是从犯罪心理画像变成了在一线除暴安良的警察,增加探案的部分也合情合理,至于是不是还和全书的主题相适应也得放一放。一部时间跨度和写作时间很长的小说,风格发生变化也无需责怪,龙族更新之后小说风格陡然一变,以前是搞笑屌丝还带一些唯美细腻,现在是古龙金庸网文中二混合在一起不知道是什么的文风......这也不所谓,反正好看就行。
悬疑小说看的不多,没什么太多好批评的。但就是看着一条看似十分严谨的逻辑线,我也能感受得到作者的认真。当然有bug,但是不伤大雅。这套书一直被人所诟病的是似乎方木永远都是在把自己置于安全危险的境地,总是单打独斗。 前面有一条评论说让我印象深刻,方木总是在单打独斗,身为我们在上帝视角,我们跟着方木的思路,然后在小说的世界里没人理解方木,更没有人会因为一个所谓天才的直觉或者猜想而和他并肩战斗。
方木的爱情看着很揪心,其实有很多决定应该做。有很多决定不该做,然而你却做出了相反的事情,因为情字当头。无论爱情,亲情凡事扯上人情二字总是让人头大,清官无法断的家务事又怎么能让重情义的方木去做,爱情的反义词是什么?是憎恶,不对,憎恶对应着喜欢,那么爱情对应着什么?悲剧?
小说其他配角感觉性格很扁平,在方木身边的男警察中,唯一留下印象的是...(没有),即使我要从小说中找几个名字说我仍然留有印象,你让我说,我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不知道。我没感觉到小说中这些人的形象,他们没有活过来。其实花点笔墨写下这几个人物的癖好,着装,口头禅,这些人心路历程,如此之类就会好许多,因为这些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有的表现。水浒传中每一个英雄好汉的形象都很鲜明,提个冷门人物,朱仝,你脑子中一幅关羽形象,为什么,因为作者写出来了。
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才切身感受到有人看书真的能提高社会阅历,我好像也成了一个警察,跟着方木他们一起探案,一起开会。
了解了一些东西,原来20年是诉讼权限,但是超过20年也不是不能再查命案。原来治疗创伤后心理障碍可以场景重现,慢慢克服。原来测谎前还有测前谈话,原来测谎的时候测的是血压,心率和手指皮肤的电阻,不是像影视作品用一个罩在头上的一个东西铁箍,不禁莞尔。原来案发现场是真的不能说进就进,足迹检验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证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心理罪(全集)》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