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_1500字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1500字

2018·NO.13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它只是一个纯粹的故事吗?

人一旦成长到一定经历,必然会从各种渠道知晓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然后尝试着去品尝。笔者在近三年的书龄里阅读过能排上榜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原因为何,细细道来。

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通常只是泛泛一读,对故事的理解远远达不到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于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半吊子”的笔者而言,仿佛只是一些换了种表达方式的故事,读完也就完了,其内在含义为何,其背景如何,对于人类历史的研究价值又如何,都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疑问。而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里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文学书作为人类财富的瑰宝,应该如何阅读。

1.充分运用联想,将相同模式的故事提炼出来。

在《现代小说技巧讲堂》一书中作者也曾提到,世间的故事有既定的模式,大约有56种故事模式,任何故事都逃离不了这个范围。虽然在笔记里看到部分读者对这一观点的反对,但现在笔者的角度而言,世间万物均有其特定的模式,只是看模式覆盖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其模式提炼的意义。

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这是很容易实现的一件事。正如本书里提到的追寻的例子——“一场追寻包括五个因素:(1)一位追寻者,(2)目的地,(3)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4)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5)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几乎任何追寻的故事都可以套进这个模式,所以难得不仅仅是模式的提炼,还有阅读量。

当阅读量上去,模式提炼能力相应地会加强。当你看到一作品里写到某个场景或者某些细节,你会突然联想到其他某作品也有类似的情节之时,便是成长之日。


2.作者的生活背景影响着故事传达的精髓。

这里笔者要举的栗子是《太阳照常升起》。在阅读本书前,尚不知晓本书的写作时期,读完之后觉得不甚无聊——如此无聊的一本书为何会频频被各大媒体推荐——后来通过知乎搜索,明白了作品里隐含的意义,直到阅读此书,才将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与作品结合起来,恍然大悟其中的奥妙。不愧是大师,其作品看似在写一群人放荡的生活,却剑有所指,对二战后的青年的身心进行了何等细腻的描写。

所以,在拿起一本文学作品时,不妨先花十分钟读一读作者的生活背景,知晓作者写作本书的意图。


3.不要轻易忽略大环境的大影响。诸如宗教、政治。

本书从基督、希腊、政治、宗教等方面对部分文学作品进行了剖析,不可置否,特定大环境下的故事必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宗教、种族歧视之中。作者为何会在书里反复提到某个人的宗教信仰,为何会在书里提到某个神话人物,这些都有指代意义。正如在唐代,以胖为美大家能接受,而今对瘦的偏爱更具时代意义。


4.细节很重要,不要漏掉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细节。如季节、地点、疾病、长相。

书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描写和特征描写,对于人物刻画、环境刻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类描写通常对于剧情的推动都具有较大影响,所以他们虽然细节,却不简单。

可直接翻阅到具体章节进行阅读。


此外,本书也提到了十四行诗的美妙之处,提到了莎翁作品在文学史的地位,感兴趣的人可以阅读本书。

本书的最后给出的测试,能较大地体现本书阅读后的成果沉淀,本书给的技巧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和方法,但是不应该局限。因为每个人对每部作品的理解不一样,即便从同一个角度出发分析,也不见得会得出同样的见解,具体如何实施,必须建立在作者给出的线路上往前走,深挖其意义。

但是作为一些技巧和部分经验分享之书,阅读起来相对轻松,且能见识到许多不曾听过的作家名字。文末附的阅读目录,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