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900字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900字

中国在梁庄——梁鸿
【核心观点】
1、村庄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或者,它的生命,如果它曾经有过的话,已经到了老年,正在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活力。
2、十几岁就离开家乡,在城市打工,但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城市不是自己的家;而乡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遥远的、没有情感的事物,也没有归属感。新一代农民工这种双重的精神失落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它该怎样弥补、改变,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课题。
3、在我们的文化里面,“生命”本身、“人”本身并不值钱,除非你在文化系统之内找到价值的对应,才被赋予尊重和肯定。因此,当你自逐于群体,越来越孤绝,你也就被驱除出文化系统之外,成为不值得尊敬和不值得帮助的“废弃物”。在骨子里,民众也不认为这种人应该得到这样周到的帮助,更多是出于制度的完善才去做的。
大概思路
——从“我”家出发,写出了梁庄的历史走向和家族兴衰
——探讨留守儿童的看养问题(少年犯罪,看黄片后先谋杀再强奸了八十多的老太;五奶奶忙着干活,做饭晚了,孙子跑河边淹死了)
——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的青年(印象最深的例子是菊秀和春梅。菊秀最大的梦想是继续求学,可以考运不佳,后来尝试学裁缝,卖橘子都以失败告终,她的婚姻生活也不理想,认为自家男人太“理想化”,导致两人生活不下去……
春梅的丈夫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她托人写信给男方,对方一直不回信,在怀疑对方出轨后自杀)
【很喜欢作者写下的这样一段话:
“性”问题的被忽略,显示出社会对农民的深层歧视。我们的政府、媒体,包括知识分子,在探讨农民工问题时,更多地谈及他们的待遇问题,很少涉足他们的“性”问题。仿佛让他们多挣到钱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仿佛如果待遇好些,他们的性问题就可以自觉忽略不计。可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就没有权利过一种既能挣到钱,又能夫妻团聚的生活吗?】
PS:也有全抛开理想,活在现实中的义哥。“人得有想象力。我总算明白了,官商一家。(这一句写得够直白。可能只扯到县级左右的领导干部,所以此书才得以出版==)
——最后讨论了乡村政治和徘徊道德边缘地带的群体
想说,整本书写得最精彩就是第六章《县委书记》,如果不想读别的,简单读那些问答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