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名家名译)》读后感700字
爱玛和包法利的生命,两条线索,交汇成一条河流。一个成为默默深沉的河底,用全部的爱与包容承托起她的清澈与美丽。一个不甘局限于这单调,狭隘,平缓的河床,渴求着南风的爱抚,暴雨的冲击,飘零的花絮,鲜活的溪流的汇入,向往着江海的汹涌澎湃,富饶广阔。她带着这样的向往,一路挥洒自己青春美丽的甘霖,直到最后耗尽了自己的心血,断绝了自己的水源。
河水干涸了。
河流干枯,河床暴露,直面猛烈灼热的阳光与河水沉积在自身身上的污浊现实。
河床开裂了。
而他们共同孕育的鱼儿,也沦落进顽童肮脏的鱼缸,生死未卜。
爱玛的欲望,是世俗眼中的不道德
她耽与小布尔乔亚式的爱情与生活幻想,至死不明白欲望的高潮不论多么强烈,多么新鲜,迟早都会消退,归于平淡。爱玛的悲剧在于对自身欲望与现实,身份的错位,她对精神快感的渴求无异于重度的瘾君子,这一种积极的病态,一方面源于她的性格,一方面源于旺盛的精神需求被贫乏的现实条件压抑。她隐忍又傲慢,聪慧又肤浅,理性又感性。。。伦理和欲望,性格与教养的矛盾撕裂着她的人格。从始至终,她热爱的只有自己的快乐。
包法利尽管看似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和奉献者,但是他的存在是间接导致爱玛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客观原因。他不懂女人,最重要的是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妻子爱玛,不了解也不能满足她的欲求。空有一腔真情,在妻子心中却被只会表面功夫的罗多尔夫踩在脚下。
福楼拜的文字流畅,描写精致,自然,客观,语言优雅兼通俗,情节设置没有什么过分的悬念与曲折,反倒能让我们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投影,感觉文本与现实生活交汇的真实感。人物描写的客观,性格塑造的复杂,真实而富有感染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包法利夫人(名家名译)》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