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彩图升级版)》读后感_1400字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彩图升级版)》读后感1400字

喜欢作者的这段话:了解科学知识就跟看美剧、打游戏、健身娱乐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能给人带来享受的活动。

这是我第三遍读时间的形状这本书,感触颇深,收获颇丰。第一次是听音频,第二次是看趣图,第三次是读文章。每一次获取的方式不同但带来的震撼是一样大的。强烈安利给大家。

作者从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出发,接着到伽利略发起测量光速的冲锋号,大量物理学家开始加入到测量光速的行列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菲索的旋转齿轮测速法,他测到了最接近光速的一个值——31.5万千米每秒。

随后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一种波,而生活中的波大多需要传播介质(如声波的传递需要借助于空气,水波的传播借助于水等)。

受经典力学思想影响,于是他们便假想宇宙到处都存在着一种称之为以太的物质,而正是这种物质在光的传播中起到了介质的作用。

这不就证明了之前牛顿提出的以太说吗?于是,物理学家准备用实验证明空间中存在以太。

但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却证明以太不存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以太说认为以太是光媒介质,那么地球在以太中运动,在地球上各个方向的光速与地球运动应该符合伽利略变换,即C+V和C-V。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正是测量C+V和C-V中的V,得到结果为零。

这一结果让当时的科学家非常不解。

终于,在经典物理世界观即将崩塌的时候,爱因斯坦登场了,他的出现,直接否定了牛顿的经典时空观。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一、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无关,对于任何参考系来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恒为c。

二、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惯性系中,物理规律保持不变。

狭义相对论预言了牛顿经典物理学所没有的一些新效应(相对论效应),如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等。

应该大多数人关注更多的是时间膨胀这个词,因为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都有听说到,但是,用时间膨胀来解释时光倒流恰恰是不科学的,这反而违反了狭义相对论。

时间膨胀是说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他的时间就会变得更慢,比如宇宙飞船的速度很快吧,拿他的时间相对的就会变慢,不止是表面意义上的时间,与之相关的一切都会变慢,只不过在飞船里的人感觉不到,他认为自己还是和在地球上一样,但是在地球上的人看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变慢了。

继续思考,如果速度再快,达到光速,那么时间是不是就停止了?如何超过光速呢?会出现什么?是不是就会回到过去?理论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狭义相对论已经说过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也就是说超光速是不允许存在的。

所以想用超光速来穿越时空显然是不科学的。

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就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是光速,任何有质量、能量的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更不用说超光速。

那么时空旅行看来是真的不能实现了吗?不一定。

爱因斯坦在十年后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再次提到了时空旅行这个词。

广义相对论提出一个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加速度和引力等效。

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非惯性系,而之前的狭义相对论一直局限在惯性系中。

现实生活基本都处于一个非惯性系中,比如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汽车加速减速。(ps:惯性系是指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破除了惯性系的干扰,爱因斯坦持续开挂,最终完成广义相对论。想知道相对论是如何解释时间旅行的同学,赶紧打开书看吧。里面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彩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彩图升级版)》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