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孤儿院纪事》读后感1000字
每个字都带着血。
不需要任何铺垫和渲染,每一个白描的故事,像一张天罗地网紧紧包裹着你,携带者血淋淋的真相,就这样在你面前无声地打开,你静静的看着,惊讶,流泪,揪心,恐惧,难以呼吸,不敢相信,趋于平静,最后疼着一颗心麻木接受。
《活着》看过吗?《1942》看过吗?现实的超级加强版。
有些人仅仅是活着,都是天大的恩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每个字都有颜色,每个字都有形象,每个字都有感觉——
这颜色是红色,这形象是干瘦,这感觉是饥饿。
那个时期,极目望去是灰黑色的世界。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土地,失去树皮等死的枯木朽株,轻飘飘横七竖八倒在沟里梁下的逝者,面黄肌瘦脸颊深陷的人儿肚子却鼓鼓的,那是吃下去的草根树皮消化不了,一走一跪一爬一歇,捡草垛下遗漏的颗粒儿,扒杂草荒丛里的地软儿,翻庄稼地里翻了百八十遍的土豆蛋蛋,眼底浑浊,像那灰蒙蒙的天空,没颜色,看不清。
家里同样是灰色的,罐空了碎了,炕冷了塌了,睡一觉起来身边硬邦邦的亲人,没力气去埋葬,怕自己走出去就回不来,冻死在外面,于是把亲人从热炕滚到冷炕,这样腐烂得慢一点,一排排摆满,人死了,家也散了。
可是孤儿院却是另一番景象。
那里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剃完乱糟糟带着泥垢的头发,穿上蓝色的尼罗新衣服,有白面馍馍吃,有洋芋疙瘩汤喝,还有学上,简直就是天堂的模样。
只是,他们家的粮食是被充公了,所以他们的爹他们的娘他们的家人,被饿死了,而已。
不敢评价,无从指责,只剩下难过,痛心。
愿那个年代的几千万同胞往生极乐,弥补这一世所受的苦
珍惜现在的生活,
感恩拥有的一切。
(正文 完)
笔者按:
写了删,删了写,写了再删,删了再写……去掉所有敏感词汇,去掉所有指向性表达,去掉所有指责的控诉,去掉所有潜在的煽动言论。个体太渺小了,太渺小了。
这段特殊历史应该被我们铭记,可是现在连了解都如此困难……太无力了,太无力了,太无力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杨的三部曲,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苦难,认识到现在的我们究竟有多幸福。
(完)
雅晴原创
——2018.12.11.21.57(一稿)
——2018.12.13.14.57(二稿)
——2018.12.25.17.47(三稿)
平均每篇文章凝练用字2000个,耗费至少5小时,只为有缘看到的你5分钟的阅读能有所收获。
感谢阅读!
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的话,就给一个赞/评论/转推吧,笔者需要鼓励。
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定西孤儿院纪事》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