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读后感2000字
- 怀特黑德向读者展示了奴隶制的黑暗面以及它一直以来对美国社会的恶劣影响。与此同时,他让读者忆起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论艰险、不论历史倒退的车轮、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决心。他的故事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过去乃至美国当下时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说来惭愧,我是一个“擅长”逃避的人。当少年时的好奇心褪去后,我厌恶阅读那些陈述惨痛的文字。二十年动乱,春夏之交,这些我都不再读了。我告诉自己,那些苦难都是大同小异,我都已经知道了,不必再说。不要再说了。
1、 风暴降生与星辰陨落
一直以来,我们这代年轻人有一种错觉,彷佛正在走向乌托邦理想里“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必经历革命导师们预言的血雨腥风,乐于被消费主义的莺歌燕舞“腐朽”。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年轻人。总归都是些涉世未深的墙头草。
我们幼时被灌输的,是遥远的、像化石一样革命年代的年轻人。他们彷徨,然后热血,据说是他们建立了这个国家。1936到1939年,那时候整个世界还很年轻,甚至有一批中国人去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他们坚韧并且残忍,他们是风暴降生。
后来的我们漠然又主动地从意识里驱散这些死魂灵,以为我们可以就这样幸运地垮下去,不必醒来。
可现在呢?连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豆瓣世界上都在流传着种种刺痛人心的广播和日记。除了姑娘们仍然孜孜不倦地给照片加滤镜尚可算是安慰人心的,其他地方都渐渐开始显现出世界的狰狞。我开始听见有些人在呼号,希望以聒噪而又微弱的话语去声援巫山县的童养媳。
那些我一直逃避的可怖的话语,如今像潮水一样涌来。
星辰陨落。
2、 我亦为奴与白日飞升
《地下铁道》是中国出版界的一朵奇葩(这里用本义)。这本书居然是关于19世纪美国黑奴在废奴主义者的帮助下如何逃离南方的种植园。
而上一次我们真正关注美国的黑人,还是“输出革命”的时代。
这是一本政治上十分正确的书,在川普上台、各国纷纷右转的今年推出中文版,更显得不合时宜。
该怎么描述呢?
我父亲八十年代初曾念过函授的中文系,我小时候读遍了他的书。其中有一套“现实主义文学”的选集,里面的小说都在写农民和青年学生如何投身革命。开头总是铺垫吃人的宗法社会、封建地主、腐朽礼制,一旦参加革命后总是豁然开朗,没有阴谋只有正义,暴力都是解放的暴力,通往自由、光芒万丈。彷佛是袄教(后来金庸小说里面的“明教)教义,世界一分为二,半是黑暗半是光明。
尽管《地下铁道》是一部技巧非常成熟、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但我还是莫名想起那本教材,并且会心一笑。
Colson Whitehead彷佛体谅到我不愿阅读苦涩的私心,明明写的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沉重,但却让女奴科拉乐观、无畏甚至欢快,她在上弦月里穿过沼泽,陪伴她的奴隶西泽喜欢读《格列佛游记》,而本书写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也像是《格列佛游记》一样的谋篇布局,废奴主义者帮助她的Underground Raiload表面上是沙县小吃店实际是“一曲忠诚的赞歌”,猎奴者像西部片里一人一枪一马纵横驰骋但最终是酣畅淋漓的失败。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我喜欢这奔向自由的“意淫”,如同白日飞升。这就是我,一个现代社会的蝼蚁和奴隶,我的阅读体验。
3、从来就没有什么地下铁道
去年三联出版社有一本畅销书叫《无悔》,是台湾的一个统左陈明忠的回忆录。陈先生坐牢时间实在太长了,赤子之心固然感佩,但他的思想却没什么超凡的见地。我只是读他有趣的经历。
1952年,陈明忠在绿岛。当年国民党袭击了莆田的南日岛,带回八百多俘虏。军官都枪毙了,大头兵就送到绿岛进行“政治学习”。教官宣讲,说对岸部队有慰安妇,俘虏说放屁没有。军官只看过国民党的报纸,而俘虏都是解放后的大陆来的,这还怎么上课嘛!后来就上不成了。
这些解放军没有军官了,但还是军人,他们就想夺每月一次来绿岛补给的船逃回大陆。结果台风来了,船没来,暴动失败了。这回夭寿了,他们知道。反正要死了,七月一日,大家想,就一起唱歌吧,就唱国歌。
跟他们一起坐牢的陈明忠,枉担了共匪的名号,实际只是个小地主的儿子,日占时期自己在书店偶然看到一些左翼书籍,后来参加二二八还在台共谢雪红的指挥下打仗,没几天就失败了。就是一个从来没能正式上船的野路子左派。南日岛俘虏们临死时唱的,是他第一次听见对岸的国歌。他见证这些人宁死也要回去,就想对岸必是自由,从此心向北京、一生统左,无悔一生。
这个世界正在陨落。我和朋友们开始谈论比压迫和专制更可怕的,比如“圈养”。有些国家开始在实验提供基本收入,也就是每个月给公民发钱。如今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突飞猛进,连苦力都不需要了,甚至大部分白领的工作也都岌岌可危。我好奇什么时候可以开发出传说中的“缸中之脑”,把我们塞进一个科幻世界的容器,泡在保护液里,接上各种脑机接口,民主幸福又环保。
《地下铁道》,就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坍塌。到了那时,我们会想起这部和其他的,所有的那些,历史的和预言的,关于反抗的童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地下铁道》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