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工智能》读后感_1400字

《人工智能》读后感1400字

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思考人生的意义。

什么是人工智能?相信大家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是需要给这个人工智能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话,李开复是这样说的,大数据加深度学习等于人工智能。什么是大数据?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类一切生产生活创造所产生的数据,这是大数据。而深度学习,指计算机科学家通过程序设计,让计算机可以通过程序实现对这些大数据的不断学习。人工智能可以比喻为能够日日夜夜毫不间断地学习庞大的数据的程序。通过深度学习,程序完全可以胜任各个领域通过简单重复单一的方式可以完成的工作。从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象棋选手的深蓝到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的Alpha go,从仅能完成简单的运算到通过学习到通过模仿千千万万的作品从而能够创作出小诗、春联,人工智能正在不断地重塑我们的生活。

未来的世界,人与机器并存已经不是科幻里的故事,而是既定的现实。当智能机器人能够取代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不需要综合分析思考的单一重复的工作内容,从而造成大批量的失业,或者导致人类职业角色的转换之前,我们需要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又将怎样重塑我们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

未来的社会机器完全可以取代不需要创造性思考、综合分析决策就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能够取代单一机械重复的工作内容,进而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而什么才是不可取代的?我想,答案是作为人的独特性,作为人对世界的好奇心,作为人对世界真善美的感知感悟,作为人以其独特的方式解读世界的权利,作为人以其独特的思考和领悟而改变世界的努力。

教育行业需要面对重大变革。教育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李开复提到了密涅瓦大学和清华大学姚班的成功尝试,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打造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深入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而不是像流水线式的灌输式学习。其实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及学习的方式重要。交互式学习,学思结合,学行结合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学而用之,学以致用,用中致学。

建筑行业,摄影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等,都会面临巨大的变革。但是,人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悟世界,创造世界,是机器没有办法取代的。就像文艺创作的作品,人类丰富的情感表达,也是机器所无法模仿也无法理解的。在建筑行业,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设计图纸,精确的计算出各种工程量,但是却没有办法复制设计师对建筑美学的领悟。在文学作品的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仿,写出简单的小诗,甚至写出小说,但是这里面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和人类独特的性情,也没有办法真正打动人。摄影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最高的技术捕捉美丽的画面,但是这种美丽只能是在对已有的图像的模仿和解读之上,人工智能还没有办法在每一个当下感受到对世界的惊鸿一瞥。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思考,人与人的关系,更需要思考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更需要思考,在智能机器人不断普及的未来社会,人如何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生命?如何更多地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感谢人工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最美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生命最丰富的体验也是来自于生命本身。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被世界改变,也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而是为了要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然后成为爱,成为慈悲。每一个人对世界的解读,对生命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愿在机器智能解放了大量重复工作和劳动力的未来世界,人们能够找到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工智能》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