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经典译林)》读后感1200字
边城,以翠翠和大老、二老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川湘边境的“美”。
人之美。翠翠纯真善良,“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老船夫尽职尽责,勤劳能干,不贪财。大老豪放豁达,不拘小节。二老为人聪明又富于感情。顺顺乐善好施,正直和平,明事理,公众无私。连同妓女,也重义轻利,守信自约。他们连同那些生活在这里的许许多多人们,身上都闪耀着最自然的,淳朴的人性之美。
情之美。翠翠的爱情,从懵懂的情窦初开时的羞涩,对爱情的美好的憧憬,到心意逐渐明朗时因生气而牵起的小情绪,日益加深的思念,到最后的知道真相等待爱情时的坚守,十三四岁少女的小心思经历的变化细腻丰富,纯洁美好。二老的喜欢含蓄委婉,深情却不动声色,尽管有着多财的追求者,还得与哥哥竞争,喜欢的心思却不曾动摇,在翠翠和爷爷面前却没有显露出来。大老的喜欢,大胆直接,率性果断,喜欢便用行动来表示,但在猜到翠翠的心意在弟弟身上之后,就主动退出了,最后却不幸离开。过渡人不忍白白接受帮助总要给老人留钱,老人却执意不肯收下,还泡茶给行人解渴,老人去世后,大家纷纷赶来帮忙,乡里间的互相帮助,也展现出这里淳朴的民风。
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景之美了。篁竹翠色逼人,小溪清澈见底,漂洋的歌声随着小船晃晃悠悠,月色下传来的动人的情歌深情款款,令我心驰神往,恨不得马上看到这样的美景。独特的吊脚楼让我不禁哼起那首歌“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多么温馨的画面。端午节,龙船上健壮的小伙子们热汗淋漓,鼓点声声震耳,气势磅礴,鞭炮声,欢呼声,热闹非凡。读完边城,心中对湘西美景愈发向往,这里的美给人感觉明净澄澈,透亮青翠,比江南水乡的温婉碧玉,更多了几分大家闺秀的落落大方,宁静安详却不失活泼的灵气,通透似少女般纯洁又带着一丝神秘感,似乎脑子里早已刻下了她的美,描写起来却又怎么都不够恰如其分。
“边城”的美让我不忍心承认其中那隐隐的孤寂之情。一个老人,一位少女,一只黄狗,一条船,在如画的美景中会不会有点孤单。大老的不幸给两个相爱的人造成了难以跨越的阻碍,老人在雷雨之夜的离开或许也是一种成全呢,成全了翠翠的爱情,也成全了自己,他已经经历了自己的分,该休息了,至于翠翠的坚守与幸福,该独自去接受了。
另,文中提到了很多知识典故,卧冰求鲤,张果老倒骑驴,黄章扇枕,戏剧小生岳云(岳飞之子),牛皋水擒杨幺等等,一一百度了解,也添了不少趣味。
小说故事其实十分简洁,主线清晰,情节流畅,虽有点波折也不至于使人惊心动魄,结尾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像是故事刚刚开始便结束了,我想或许“边城”的本意其引人之处就在景,人文之景,自然之景,而不在于情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边城(经典译林)》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