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读后感1100字
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陡然,此之谓我执——梁文道
小乘佛法认为“我执”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消除我执是佛教徒修行的一个目标。这本书是道长的散文集,主要讲道长对于爱情,疾病,信仰,文化,历史记忆等个人生体验和感悟。开始读感觉有点难,仔细读有点懂了,回过头来再读,会情不自禁感叹于道长的智慧。道长是学哲学出身,他说:“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之外。”全书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道长对于智慧,对于知识的谦卑。道长真的算是博览群书了,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在看的时候,不由惊叹,一个人怎么可以看这么多书,而且对于看过的每本书都能如数家珍,我相信这是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想达到的境界。我现在看的书都是不求过目不忘,但求对于书中的表达略懂一二。如果说内地有才如高晓松,香港绝对有梁文道。可能有人会说有点吹捧,但看完道长的书,内心真实感受。其实我也算路转粉,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
道长说:“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一定要认识他的恐惧。”一个人的恐惧,相当于一个人的致命弱点,相当于在并肩作战的时候,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你的搭档,所以这个人一定是你最相信的,否则可能我们每个人不会轻易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恐惧。反之,我们能知道某个人的恐惧,那应该是那个人和你走心了。
道长说:“单恋,其实是超越善恶的爱恋。”因为单恋停留在想象,并不会他人产生伤害,只有实际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批判。
道长说:”你若凭你喜欢的类型寻找你喜欢的人,也许会一无所得,即使找到,有天也会发现他原来不是你理想的那类人,因为理想的那类人,是存在于理想世界里的。”可能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人不是那类人,和理想的那类人一点挂不上边,可就是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吸引了你。仔细想想谁说不是呢?
擅长文字的,终将死在文字的手上,因为对方将从文字里发现,无论对待任何事物,这个作者都是冷静置度,且能掌握进退的分寸,于是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如动物般本能地逃逸。没错这也是道长说的。不过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是高人了,怪不得道长入佛教了。
有人问道长:“您看了那么多书,您觉得什么是好书呢?”道长说:“好书就是一本让你看完了,忍不住,再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的书,而且每次看感受都会不一样,这本书不一定是非是名著,禁书也未尝不可。”说到这如果你脑海里没有闪现这本书,那就继续看吧!Ps:(道长的书值得多看几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执》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