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与六便士:汉英对照(毛姆作品)》读后感_800字

《月亮与六便士:汉英对照(毛姆作品)》读后感800字

春节回家的路上看完了中文部分,虽然翻译得还可以但是注释真的好奇怪啊~故事中的主人公从旁观者的角度记录分析了斯特里克兰颇为离奇的一生,一边读总是一边想到梵高,这样的天才唯有不断创作才能稍缓内心的炙热,如若一不小心偏离轨道,好像被火灼烧了一般难以承受,这种不疯不成魔的情感可能会吓坏现世的普通人,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却甘愿为这样的艺术牺牲自己。一幅幅色彩奇艺,景物抽象变形的作品诞生,斯特里克兰为自己而创作,不为名声不为钱财不为地位,他仿佛受到了上帝的指引,承受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将真理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却在有生之年难以获得世人认可,死后才名声大噪。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并不喜欢斯特里克兰,作者将其刻画成一个冷血无情刻薄的天才画痴,但是这份天才并不能打动我。我更喜欢冒着傻气人情味十足的迪尔柯·斯特罗伊夫,尽管愚笨,却也非常可爱真诚。作者似乎有意将两人放在一起对比,一个天才,一个平庸,一个卑劣,一个极富同情心,两位都是为了绘画放弃了原本优渥平凡的生活方式,结局却是令人唏嘘:一个悲惨地客死他乡,一个过着可以预见的简单生活。世人偏爱天才,天才推动历史。或许我只是一个平凡人,更向往平凡生活,在历史面前个人的幸福总是显得渺小,要是一个人能够为世界的文学历史政治美学作出贡献,那么牺牲掉的个人幸福以及个人身边人的幸福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要是这么个人是男性,那可能更算不了什么了!不管是书中的斯特里克兰还是作为故事叙说者的“我”都直白的表示了对女性的贬低,对于这个部分,我是非常不喜欢的,未免显得刻薄。虽然“我”力求客观,不仅仅是剖析了他人心理,揭露世人百态,也为了写这么本书四处奔走收集关于斯特里克兰的生平事迹,但是怎么说呢?要是有这么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分析你的言行是否具有深意,未免太过可怕,因为人性可怕啊,经不起试探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月亮与六便士:汉英对照(毛姆作品)》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