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追击》读后感1400字
风雪追击,晶莹剔透,皎洁而热血。
东野先生这部小说,严格来讲,不贴近死者,也不贴近杀人凶手,它突破传统,在全新领域进行尝试。
以下剧透,敬请慎读。
故事是双主角,双线。一个警官,一个嫌疑犯。
龙实,爱滑雪的大学生,滑雪带给他天堂般的舒爽,如孙悟空架着筋斗云,云来云去。
龙实挑战极限,超越红线,滑到禁区,邂逅一个技术高超的美女,一见难忘。
小杉,单身汉警官,下班后只惦记回家喂猫,上司一句话,召他回来办案。福丸先生被杀,现场失窃。一切指纹线索,指向兼职帮福丸遛狗的龙实。
龙实正在好友波川的公寓里闲聊。警察去搜查他的住处,邻居小松给龙实打电话报信。龙实不知自己涉案,正义感爆炸,想要说出真相。
好友波川凭法律系学生的专业与敏锐,指出龙实的不在场证据不够充分。只有找到龙实滑雪那天邂逅的美女,才能洗脱嫌疑。
一切均被波川料中,二人带上滑雪板,换了汽车,去里泽温泉踏雪寻“美”。
小杉被顶头上司派来,试图抢在搜查一课之前抓住龙实。
里泽温泉滑雪场宏伟壮阔,搜人比登天还难。嫌犯二人组救了误入禁区的游客,得到搜救队长好感,指点路径,龙实和波川看见美女了,然而惊鸿一瞥,芳踪渺然,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小杉被居酒屋老板娘识破身份,老板娘帮他抓到嫌犯二人组。
双线交汇,双主角擦出火花。
小杉与龙实长谈,发现新的线索。老板娘鼓励小杉,讲了一寸虫也有五分灵魂的故事,晶莹剔透,皎洁而热血。小杉大为感动,他决定听从内心呼唤,回去查办真凶。
临走前,他告诉龙实,一定要找到不在场证人,如果没找到就遇见警察,赶快逃跑。话里话外,大有惺惺相惜之意,我喜欢这样的桥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警官抓到了罪犯,少年洗脱了嫌疑,皆大欢喜。干净的人,确实不干肮脏的事,知君如风雪,不负我丹心。
《风雪追击》有两个暖点,一个是龙实和同学朋友之间简单纯粹的感情,大家都极度信任他。即使被警察通缉,波川也百分之一百确定他不是凶手,愿意陪他千里逃亡,洗刷罪名。放在中国武侠小说的框架,这就叫我与你生死与共,换谁都得感动。东野圭吾先生下笔平如镜湖,感情都在湖面下汹涌,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另一个点,文眼,一寸虫也有五十分灵魂。老板娘的丈夫要重振滑雪场,他努力做事,感动周围的人,感动全体村民为之努力。老板患癌去世,留下前职业运动员的老板娘继续奋斗。
她喜欢干净的人,不愿自己守护的滑雪场出现杀人犯,帮助小杉找到龙实。发现龙实不像杀人犯,老板娘又鼓励小杉,做一个听从内心,坚持理想的警察。宁可反抗上司,也要查清真相。
我想起古龙名著《七种武器》,最厉害的武器,永远是人心。文中的干净少年,文中的干净警官,文中的干净恋人,文中的干净村民,大家都有坚持的信念,为之不懈努力,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知君如风雪,不枉我追击。
再谈一抹不满,作为侦探小说,东野圭吾先生笔力愈见老辣,离侦探小说的出发点却越来越远。
可能有些读者和我一样,整本小说看下来,对死者毫无印象,对杀人犯毫无印象,还不是故意的。
论布局谋篇之道,胜过早期作品,仅以悬疑性而言,不如早期作品。
我认为东野圭吾先生玩腻了侦探小说的十八般武器,正在尝试获取严肃文学的尊重与认可,这是属于东野圭吾先生的风雪追击。
那人玉树当风雪,此情可待成追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风雪追击》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