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粮》读后感900字
看了纪德青春期自传体小说《如果种子不死》,在读这本出版于1897年的散文集,都是因为书名好、感动我而加进来的。这本包括8卷正文、一篇“颂歌”和一篇“寄语”的散文集,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连贯或不连贯的断想构成。从这些断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传说、圣经故事、尼采“上帝死了”的影子。书中没有人物,哦,有“纳塔纳埃尔”和“我”,纳塔纳埃尔是假想的被教导对象,而我,作为人生导师,也仅仅是个幻影而已。
导师教导纳塔纳埃尔,要摒弃一切道德规范和思想习惯,摆脱一切伦理的和精神的引导,任随本能去尽情地享受生活,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上帝也是因“我”而存在,“我的崇拜可以离开上帝,而上帝却离不开崇拜”。在世界上,既不存在主体,也不存在客体。思想要从逻辑的沉重锁链中解脱出来,即使是最真挚的激情,一表达出来就走了样儿。因此,在灵魂还没有随肉体泯灭之前,就尽快欢乐吧。让空气尽情地抚摸你,让阳光尽情地照耀你,让幸福盛情地邀请你。“我”仅仅是各种感觉的一个聚合体。
快乐比忧伤更珍稀,更难得,也更美好。因此,快乐就不仅是一种天生的需要,还是一种道德的义务。“我”毫不保留自己对爱欲、友情、生命等一切美好的渴望和崇拜,也杜绝一切羞耻心,幸福快乐就是偶像,没有其他。快乐就如“人间食粮”,
越饥饿,越丰美。
这本散文集,对有传统价值观的中国人来说,估计读起来有点不认同。但文句优美,流畅,还有一致的价值观统领,比现在的鸡汤强太多,中年人读起来,还是不错的。
以下是摘的金句:
“幸福的并思考的人,可谓真正的强者。”、“凡是只顾观察自我者,就停止发展了。毛虫若是专心认识自身,就永远也变不成蝴蝶了。”、“每朵花必须凋谢才能结果,若果子不落下来死掉,就不能保证再次开花结果,因此,就连春天也偎靠在冬天的门槛上。”
“朋友,不要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要始终确信,生活,无论你自己的生活还是别人的生活,能够变得更美好。不要相信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不要用来世生活来安慰现世生活,来帮助我们接受现世的苦难。不要接受。有朝一日,你开始明白,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苦痛,责任不在上帝而在人类本身,你就不再甘心忍受这一些苦痛了。”
读起来吧。据说纪德还有一本《新食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食粮》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