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_800字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800字

这块位于地中海东南角和约旦河之间,只有100英里长、150英里宽的土地,成为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神圣观中的永恒家园。
自从《圣经》的作者们创造了他们关于耶路撒冷的故事,自从这个城市的传记成为一个传遍全世界的故事,耶路撒冷的命运便在很久以前被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土耳其帝国、英国以及沙皇俄国的统治者们确定了下来。
在陶器的碎片、幽灵般的崖窟墓、城墙的断壁残垣、久远的王殿上的碑文,相隔千年,透过耶路撒冷的史前迷雾,只能看到黑暗中的浮光掠影。
被犹太人独占一千年,基督徒独占约四百年,伊斯兰教徒独占一千三百年,这里面既有悄无声息的演变,也有戏剧性的革命。耶路撒冷越悲惨、越分裂,就越神圣、越充满诗意。和平和战乱两种生活方式相互交错,如此紧密,历史充斥着不同家族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宗教之间的恩怨情仇。
时光如梭,往事如烟。
那些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无论种族、无论信仰,都善于发现神灵曾经站立的地方,但是他们对耶路撒冷那些真实的存在却熟视无睹。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耶路撒冷只存在于那些热爱它的、远在他方的人的想象当中。他们期望在此寻找借由《圣经》建立的想象,印证维多利亚时代赋予的种族刻板观点,他们想看到充满异域风情的、惊险的、风景如画的、真实可信的圣殿世界。实际上,阿拉伯人和塞法尔迪犹太人那充满生气的、半露半掩的生活世界,才是耶路撒冷的真实面貌。
末世论与政治的交相辉映,置于所有冲突和愿景交叉点上的耶路撒冷,层层覆盖着圣物和残骸,充斥着反常的粗俗和精致的审美,一切都保持着原样,但事事都在变化。
无论如何,每天黎明,三大宗教的圣地仍会以自己的方式复苏,用特有的魅力改变着那些有信仰的人,那些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还有那些渴望相信点什么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