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读后感1600字
1、问题是什么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大家都想让自己的解决方案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每个人都指责别人固执己见,却从不承认对方提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问题解决者的工作是为别人解决问题。对于想成为问题解决者的人来说,入门的关键在于把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即从“能解决一个问题的人”到“能解决很多问题的人”,或者说“问题解决者”。
问题的三个层面
(1)我们该如何确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2)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3)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幻象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我们永远不知道问题是什么,直到我们彻底摆脱了这些问题。
别去费力帮缺乏幽默感的人解决问题。
2、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1.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
2.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
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忽视第一印象。
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3、问题到底是什么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
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借助外国人、盲人、儿童来检验你给出的定义,或者让自己设身处地地站到外国人、盲人、儿童的角度上来检验。
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如果想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该怎样变换问题的表述方式?
人们知道该如何解决某个层面上的问题。人们可能知道问题的来源、问题出现的背景,或者对于问题的实质有更微妙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人们知道它是“正确的”。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一旦你将一个问题描述拟成了文字,做些文字游戏,以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4、问题该由谁解决
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要越俎代庖。
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把它当成是别人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到问题。
为了改变局面,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会儿也行。
如果人们真的开着车灯,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比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效。
你的灯亮着吗?
5、问题来自哪里
人们常常把问题归因于天性,以逃避解决问题的责任。
“命运”只是“天性”的别名而已,它是世界上所有不作为行为的头号借口。
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在问题解决者的世界中,国王或者总统或者院长是问题的制造者。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制造出事来让其他人做。远离那些找事让别人做的人,你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或者说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领赏。做第一种人吧,那里的争斗比较少。”
问题是谁出的?
他想对我做什么?
6、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即使我们在解决的不是“真正的”问题,由于我们想要解决它,它对我们而言也就成了真正的问题,解决的方式越像英雄越好。
无论表面上表现得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从最后的情况看,想要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很多。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做好,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
可是,因为并不是总有机会重新做一遍,你必须做得更好。换句话说,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
习惯化,即当一种刺激重复出现时,人类对它的反应逐步递减。习惯化使人们能忽略环境中恒定不变的东西,从而简化自己的生活。当人们生活的小环境中刚出现什么新事物时,刺激性是非常强的。如果它停留一小段时间,既不制造危险也不创造机遇,就会变成“环境”或者背景的一部分,最终被完全剔除出去。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首先,对自己要忠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