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读后感_1000字

《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

《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这三本描绘我们未来“乌托邦”的小说,真的是把我的三观揉碎了、重塑了,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真几本书让我很恐惧。做为爱胡思乱想、思维发散到不行的本人,这三本小说比我看的任何一本书都让人不忍卒读,几度想弃书而去。费心费力终于读完了

我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有以下几点特点:1.否定或者蔑视历史;2.对于性的管制(感觉有点像国家包分配性对象的那种);3.严格的社会等级或者社会分工。

我们讲以史为鉴,而书中美丽的社会压根就看不上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有点让人伤心,毕竟我觉得现在还是不错的。对于历史应该辩证的看待,一昧的否认历史,不也是否认现在吗?现在不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难道是空中楼阁?

对于性的管制,高晓松在《晓说2018》长安里讲过,说我们中国古代的性是成体系的(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三本书都讲了美丽世界里的性,但是《1984》、《我们》讲了“爱”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当然都失败了,就像是我们的梁祝、牛郎织女、探清水河(最近辫儿哥哥很火啊哈哈哈)一样都失败了。美丽世界里的性,我只想到了“泛”、“滥”,但是我觉得不管是现在的藏着掖着,还是美丽世界里的泛滥,都是不健康的性观念,虽然我们达不到中庸,也不要太过极端。

可能在这个社会长成的我很难理解,在那么不自由的状态下的人们要怎么去生活,他们讲等级、讲分工,我们是人人生而平等,他们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一个否认个人努力强调先天的环境中我怕是更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了吧,当然我不否认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总会有“懵懂清醒的底层”和“异常清醒的高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矛盾真的无解。

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生了“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网友们大呼中国人牛逼巴拉巴拉,后来就出现反对的声音,朋友圈的老中医们纷纷都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和好友讨论的时候他和我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修过医学伦理学,好吧,感觉自己还挺厉害哈哈哈。记得老师说过,行业内部的秘密,只有行业内的人才知道。我没有仔细的了解过这件事情的始末,因为害怕。我觉得最让人难过的是孩子的父母,这样一项实验,肯定不止这一对双胞胎做了实验,肯定还有很多组新生儿,那他们的人生究竟是要谁来买单?有时候父母的无知很可怕。我也在想是什么让贺建奎这么丧尽天良做这种实验,怕是想扬名立万吧。这个世界太浮躁了,浮躁的恨不得一飞冲天,想要名扬天下,也要小心遗臭万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