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1100字
这本书应该是我读的比较粗糙的一本了吧!第一是作者的语言,很多地方我都读得不太明白,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但很多时候都还是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所以读起来就很吃力了;第二是这本书的前部分内容的涉及到的是日本以及外国一些国家的旅行和美食经历,中间不熟悉的外文频频出现,干扰了文字的流畅性。
在读到中后部分时,我才慢慢意识到:这是一本有年代的书。因为书中提到的电影和名人我绝大多数都是连听都没听过的,这些都让我感到郁闷,但还是坚持读完了。我相信,不管是一本讲述什么年代的事情的书,只要它是健康的向上的,都会在时间的证明下,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从而塑造了一个越来越好的自己。
更何况,读书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在书中,我们了解到自己生活环境之外的世界和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在书中,我们为尘世中诸多诱惑多累的心得以平静和纯净;在书中,我们不再浮躁,生命便有了深度……如果遇到读起来不那么轻松的书,就更不能中途放弃了,读不懂也要读,还要认真仔细地读,这不是浪费时间做无用功的事,比起弃书拿起手机,读书会更有意义。
这本书在读到一半时,我就想过要放弃。可又在想:一旦后面的内容很精彩,我错过了呢?那该多可惜啊!于是,就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去想还有多少页没读完,而是沉浸在文字中,看完一页翻到下一页,如此下来,在翻到“此书已读完”那一页时,居然有了意犹未尽的效果,当然,其中还有瞬间的小失落,心里活动是:还想看呢,居然没了。
不为了读书而读书,这样多好啊!这时,再去回想书中的内容,好像也没那么非放弃不可的难读了。
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作者是1941年出生的,53年后我才出生的,而我的父母那时候也没出生呢!这是怎样的一个差距和震撼啊!半个世纪之差,我却有幸读到这样一本书,有幸了解到作者那个年代的人和事,甚至,还有那个年代作者在国外的游历,都是我平生不会再去经历一番的东西。时过境迁,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只能在书中,通过作者当时的眼睛,看到。所以,这是一件幸运和幸福的事情。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邵逸夫,辛德信,高地和作者等人;知道了日本樱花有很多很多种;知道了松露、鹅肝和鱼子酱是世界三大美食;知道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要贪婪;要拼搏,才能有人生,而不是在雨天什么都不做,撑伞看着人来人往,然后自怨自艾;婚姻是种选择,而非不得不的年龄阶段……
人生短短几十年,就像作者书中写到的那样,和一群人吃饭,自己是最年轻的,希望有一天自己是餐桌边最老的,下一秒,再落座,已然老了……时间就是这样快,为什么还要整天的不快乐呢?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nothing matters so much.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