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读后感1800字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每月阅读20本书视同等闲,形成“多读规律”的三个步骤
1.习惯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掌握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框定读书时间。任何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时间做这件事。
2. 习惯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
书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不必读的书。(指对自己没有需要)
(2).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3).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
3.习惯三: 运用“9:1原则”(9本可以速读的书:1本无法速读的书)是关键,养成阅读的习惯,关键在于多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这样你才有巨大动力养成阅读习惯。
(1).一本书放在包里不要超过10天,如果是无法速读的书籍,也一定要搭配速读的书籍同时进行阅读。同时阅读多本书籍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在细细品味无法速读的书的过程中,会同时准备好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比如说,我每天给自己规定的阅读时间为60分钟,那么,最初的30分钟我会用来读不必快速阅读的书,余下的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这样将时间分割开来,同时阅读多本书,在每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都会集中精力,反而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请大家一定要尝试一下。
(3). 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3-1)这要求我们: 尽可能做到“一天读完一本书”,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每天让不同书籍的内容流过自己的脑海、内心,是流水式阅读的基本模式。(这和听音乐一样,如果以超慢速播放音乐,我们根本无法听出曲调。每段乐曲都有其固有的韵律节拍,同理,每本书也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速度。)
其他技巧:
(1).早上读书,每天醒来晨读10分钟,然后搭配音乐继续阅读一会,然后开始写日记(这是我个人习惯),接着继续阅读。
(2).“为写而读”而不是为“为记而读”,输出是最好的老师。
(3).运用“一行采集法”,采集完成之后挑选出来“一行精华”,最后,对这句话进行“一行评论”。(一行评论是为了留住对“哪一行”产生共鸣的具体感觉,以便日后温故。)
(4).学会跳读:可以跳过以下内容。
1.以小标题为单位
2. 跳过作者自述
3. 跳过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4. 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5).一开始就要掌握阅读的节奏。共有4个步骤。
1.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2.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3. 步骤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4.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5. 通过以上4个步骤,大家不必从阅读之初就全部付诸实施。可以先从某一个步骤开始实施,望大家参考。
1. 决定阅读速度,可通过序言进行判断
2. 目录值得细读
3. 改变阅读顺序
4. 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6).不要在意阅读的意义,先让自己感到只要能阅读就很快乐。读书,不要带太多功利目的,更多的应该是享受读书的过程,就好像享受一首音乐一样。
定期自我评定阅读足迹
1.以12本为一个单位,列出一个单位的书籍名称,记录到周阅读计划本,定期回顾自己摘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另外,在回顾短评的时候,请思考以下问题:
(1). • 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
(2).• 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
(3).• 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2. 12本中甄选出最佳的一本,让它成为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到了年终,再从这一年历次选出的“最佳”中,选出一本“最佳中的最佳”
如何制定读书计划
1. 以“一周6本”为基准,一个月25本,一年300本,进入一种“多读生活”的状态。
2. 每周周末要制定下一周的读书计划,写入你的周阅读计划中。并且确定要每天要读的书籍。
3. 必须做到“今日书,今日毕”。
4. 打破自己的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只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读书就会千篇一律,一周6本书中要选择一到两本不太想读的书。实际上,从自己本来并不感兴趣的书中获得感动才是阅读的妙趣之一。
5. 别人推荐的书籍,可不加选择性地阅读。因为朋友已经帮你过滤了一遍书单。
如何正确阅读不能快读的书籍
1. 不读取故事情节,心灵会变得贫瘠。因此,一周必须要读一些慢读书籍。
2. 花费时日的阅读,比如,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书籍,可以在一周内设定的自由日阅读,也可以与其他6本书并行阅读,以丰富我们的阅读生活。
获取书籍的途径
1. 不必只阅读新书。
2. 去图书馆与二手书店,一定要合理利用图书馆以及二手书店。
3. 在图书馆中,不仅能够免费借阅书籍,而且还能读到普通书店见不到的书籍,这一点也是图书馆的巨大魅力所在。
4. 每周逛一次实体书店,看看那些最新出版的书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