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孤独》读后感800字
千百万种人生中,孤独肯定不止这十一种。这本书我觉得就这么两大类孤独,一是因为不被理解,想要快速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而不得其法的孤独。如南瓜灯博士,万事如意,自讨苦吃,与陌生人共乐,布朗宁自动步枪,绝佳爵士钢琴,旧的不去。二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的孤独。
说实话,好几篇没有看懂,假如没有其他书友的解释,真的不能理解,连马马虎虎的理解都不行。比如说布朗宁自动步枪这一章。约翰费隆作为一个退役的军人,有这一份还行的工作,家中只差一个孩子,妻子也不是很差。他还是觉得生活无聊,要走出去寻找刺激,去酒吧中大肆吹捧当年的自己,而后反被自己在酒吧中搭讪的女子所抛弃,再然后跑到政府门口去撒泼。我感觉他这不是孤独了,他是无聊透顶。好好的日子不过,沉迷于自己的过去。还有第二章万事如意,假如结婚对象不是自己喜欢的,连开始都还没有开始过上柴米油盐的生活就有点烦的时候,甚至身边至亲好友都不祝福的时候,为什么一意孤行的去履行这个婚姻?是为了证明婚姻是坟墓这话吗,怎么感觉可想而知之后婚姻生活的孤独是自找的啊,能怨谁呢。
这些都像极了文章一篇《自讨苦吃》这个标题。
正如译者所说“《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些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这个世界可能是某间教室,也可能是军队,更可能是家庭”
他们有些孤独是我无法理解的,因为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同身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阅历太少的缘故还是什么。
虽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无人理解自己也是难过的。人呐,还是情感动物,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理智。哦,当然这类全是正常人,没有良知的人是不需要被人家理解的。
末尾想起刘同的那一句话,觉得很应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何做到这虽败犹荣的样子。
耶茨说:“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里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