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0字
断断续续的读完,对于这样的无情节讲道理的书我通常不愿意看,因为许多道理只有在有了对应的人生经历时才能深有感触,同样的,王小波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能发出这么广泛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王小波讲了许多关于文化,同性恋,科学等话题的观点,有的深有同感,有的不太赞同,有的根本无感。让我感动的是,在针砭时弊时,总能感受到他思维中的自由,无所顾忌。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文人,尽管没有炫丽的词藻,但是在论述观点时,还是十分严谨十分讲求方式方法的。
在读一些美好的东西时,我们甘愿被蒙蔽,在读写现实的作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品时,我们更愿意被坦诚相待。小波就是这样一个坦诚的人,对他的作品你可以读起来觉得不知所云,也可以压根儿不喜欢他,但是却不能轻易的说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到目前为止,算是看了王小波的一些作品,也有了一些思考,最大的感悟就是对思想自由的拥护与尊重。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正确被限制自我,因此当遇到许多开放性问题时,我们常常被告知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可以怎么做,所以这就使得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也只是寻求应该怎么做的答案,如此我们就被限制了行为,一切行为都必须看起来有章法。特立独行的人常常被看做是异类,异类就好像同性恋,无法被广泛认同,只好惺惺相惜。
让行为有章法,需要明确的身份界限,所以许多人就被不明不白的贴了标签,比如以前的红五类,坏分子,现在的油腻中年人,佛系青年。什么标签的人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跳出限定就是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原则上是不能被认可的,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抛家弃子去追逐画画的梦想,比如王二和陈清扬搞破鞋,比如清华毕业生卖猪肉。对于他们的行为是一定要上纲上线的,但也一定会有热爱自由的人为他们的特立独行感到骄傲。
行为的章法尚且可以接受,大不了做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人,毕竟主动追求剩下的也是少数。但是,对思维的限制可没那么容易了,毕竟还不至于做出焚书坑儒那样的荒唐事。
王小波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应该是思考的乐趣。不过在我看来,在这丰富多元的社会,思考得来的乐趣远远不够直接,有太多的事值得人们变成放弃思考的行尸走肉。有钱值得快乐,性交值得快乐,化妆值得快乐,压迫下级指点江山值得快乐。。。唯独思考的快乐来的实在太慢。所以,特立独行的猪只适合孤独的快乐,而我,愿意在等待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路上踽踽独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