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贼(全集)》读后感1900字
利用空闲时间46小时39分钟,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有点启示。从内心讲,一个多月来很有耐心地看一本小说,一方面是对自己心志的磨炼,另一方面,我也想从历史中吸取对自己人生有益的东西,接近尾声,我也大概能猜出结局几分,好歹走过的路能增加我对这本小说或许叫历史的一段思考。即兴作下《如梦令》,算作风尘中的记忆:
昨夜星辰昨夜梦,
如画江山风依旧。
试问沧桑者,
多少英雄不朽?
知否,知否,
初心使命记心头!
书名与其说是是叫《开国功贼》,我看过后,觉得用《开国功臣》或者叫《乱世功臣》更为合适,一是关键词,通篇贯穿的一个中心词就是乱世;而乱世中谁是功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二是既然是开国,就没有贼与功臣之说;三是戏说历史,好坏全由后人评说,没有好坏之分,中性中间为好。
对主要人物程名振的评价:
平恩程公子,河北九头蛟。乱世出英豪,一世把名扬。
天地一杆称,良心居中间,身当作人杰,死亦作阴雄。
乱世中对个人对组织的影响:人,首当其冲的是人品,如果丢了人品,其实是什么都没有了!人在困中,不能贪财,决不能贪便宜;人在途中,也不能求全胜,速胜,这是兵家之大忌!
智慧靠养,人气靠攒,人品靠三个口,而官德靠心,赢得老百姓的心,这个才是老百姓一生一世永生永世可留传的丰碑。人生不可能永远是春天,天有四季分明,人也有高峰低谷,不可能永远在波峰上面;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在天下大乱时,能幸存活下来的也许比会杀人都更加有用。毕竟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
做人的境界能达到无欲无求时,品自高;而从头到尾散发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而通常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有命也有运之说,不全是命理,也不能说没有运的可能,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可能倒转,伟人之所以改变历史,肯定有惊人之处,庸人无法理解。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全绑在别人身上,不要依附某个派系,与其这样,倒不如踏踏实实,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虽然苦点,累点、辛苦点,毕竟是自己努力过的,用心用力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理想或叫天命。
人在世上,只有到达一定高度,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人的能力一定受限时,业障不够,阅历不多,方法和办法也不会太多;而一旦突破时空界限,打破了思维和惯性的驱使后,能力和能量将又是无限的,比如,领袖的力量,比如榜样的力量,古往今来,有诸多事例,概莫如此。原来不相信,“和光同尘”之说,经历多了,人也变了,所谓“时位移人”了,良心不变,不站在原来位置上,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于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书中人物李渊、李世民、窦建德等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时局的动静,而程名振,同样在无时无刻不在以忍待机,深谋远虑。有志问鼎者,决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待之过缓,人生审时度势,风起云涌,静观其变,以逸待劳,一破冲天,一鸣惊人!
纵观天下英雄,成功除了具备战略眼光外,格局,人品人格依然很重要。别人不认可你,你有再大本事,也难独善其身。而一个成熟的谋事者,有时也必须学会装疯卖傻。在聪明人面前,一个傻瓜绝对比另外一个聪明者更安全;狼群中只有一个头狼,而一旦凤凰落难,就不如一只土鸡!当年在某位将军说过,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格局有多大,外面的天地就有多大。纵然出身低贱贫寒,所求不过是像个人样活着。还有心态,心态,其实是成就一个人的压舱石。
当年的井冈山根据地,当年的陕北延安,几乎从本书可以看到一些影子,大浪淘沙,英雄怀古,许多事情叫天算不如地算,地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如不算。坦坦荡荡,清清白白、老老实实,行无品事,做有品官,行有品事,做无品官,
人生没有多少能如意!所谓功德圆满,只不过别人的佐词。盖棺才能定论。我们都会变老,从起点到终点,自然必然。成长的途中,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别让自己活得太累。一个人无法改变整个世界。只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一分心,尽一分力,让自己,让自己周围的人,让跟自己同样的人,活得更好些、更顺利些。不要让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祸事,再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想开、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记住,你好,我好,大家好,自然才会安好。作为草根,不忘初心,我的理解就是不忘宗旨、不忘初衷、不忘根本、不丢本色、只有了解本我,反省自己、矫正自己,才能来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事做好,人做好,心安好即好。
把官看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三句话作为自勉!
行将匆匆,草迹于正月十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开国功贼(全集)》读后感_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