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春牧场(珍藏版)》读后感_900字

《春牧场(珍藏版)》读后感900字

20171231羊道《春牧场》
这是我930朋友圈书单中的一本书,读起来相对轻松,约3个小时读完。作者李娟,在新疆的贴地生活,体验并记录新疆哈萨克牧民的点点滴滴,为读者呈现一幅不一样的民族生活。
迁徙是告别,是开端,因为路途遥远,负重前行,是不快乐的,但是伟大的哈萨克民族是像迎接盛典一样去面对,通过新衣服、化妆来强调这样一个仪式,没有任何抱怨,恶劣天气、难走的道路,甚至渡河,这些都不是能够阻拦脚步的原因,类似于候鸟的迁徙,牧民的每一次搬家都是遵守了自然规律的一次自然行为,跟着阳光的脚步,由北向南,在被大雪的追逐,由北向南,保护着大自然、土地的同时,享受自然土地的每一次馈赠。
几个小点,让我记忆犹新:1、好客,哪怕自己家已经没有可口的餐食,如果有客人路过,还是要给予最纯正的酸奶或者手抓饭,同样,如果在主人家里享受到了晚餐的客人,也是卖命的帮忙干活,在羊群入圈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一个毫无防备之心,这样的一种人与人相处,惜惜相惜的感觉,着实让现在的社会汗颜;2、分工,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去分工,按劳分配谈不上,但是每个人都在为这样一个家所奋斗,李娟,一个文字工作者,烧饭、烧水、背冰,样样不落,没人去质疑,没人去抱怨;3、乐观,在风雨中,衣服被打湿,面对狂风暴雨,顽强的走着,没有丝毫的负面情绪传达,面对掉入沼泽地的马儿,乐观的想办法,好像不知道抱怨为何物,没有想过,不曾出现过;4、尊重自然,牧民人民,靠天吃饭,从大自然中享受水草的优待,通过羊获得生存的必需品,信奉“所有万物取之自然、大地,最后又会还回大地”,在离开一个居住地方时,把所有的生活垃圾,烧毁,变成灰烬、融入大地,成为土壤,再次养育这一方人民;5、尊重生命,羊道,走的多了,形成羊道,哪怕少了一只养,吃饭、休息、劳累已经不重要,全员动员,在强大的自然法则下面,尊重每个生命;6、骆驼,一个傲娇的物种,反刍动物,喜欢喷人,沙漠中的运输机器,大大的肚子,小小的四肢,一种别样的接触,让读者对这样的生物,变得靠近了一些。
这样的一本书,打开了一扇窗子,这个世界存在这样的一批人,这样的一个民族,值得一读的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春牧场(珍藏版)》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