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画面感十足,却又会让人不自觉通过画面走入到人的内心,与关系背后的情感之中。
故事里穿插着时代的更迭,每一代人所持的信仰与生活方式都已经改变。绪方先生这一代的自我与社会意识同在;悦子这一代自我开始与社会剥离,甚至是反抗,却又是矛盾的;而到了妮基,以自我的方式活着是如此地理所当然。个体时代的到来。
所以在阅读现实的悦子与妮基的部分的时候,会看到那种包容与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认同,却又能够容忍与包容彼此的存在。这是和平年代中安稳环境里慢慢滋长起来的关系,我终于不用再抓着自己,谨小慎微,担惊受怕。我终于有力量能够去看看你,看看这个世界。即便我身上依旧存在着很多过往的伤痕。
而在长崎的时代里,人人自危。每当阅读到那些与回忆有关的段落,就感觉那些对话里的人们是一座又一座断裂却又期待连接的孤岛。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淹淹一息,言不由衷。那是因为生活之中的恐惧过于巨大,一不小心,就要被吞噬到坟墓之中。他们的对话,不过是一次又一次不被看到的呐喊。只是谁又有能力能看到呢?我们连自己几乎都要看不到了。或许那些重复着的尴尬的对话,不过是在告诉自己,我还活着。
那些过时的人(绪方先生)带着自己的躯壳和老旧的思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叹着外面的世界怎么会如此荒唐,然后消亡。
而悦子和佐知子们挣扎着不愿活在这个恐惧的坟墓中,矛盾却又不管不顾地去寻找着自救的渠道,带着自责、羞耻与内疚。活下去。
小说的最后,景子和万里子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中融为一体。而迟钝的我却并未发现佐知子可能只是悦子被分离和逃避出的那个部分。或许是因为那种逃离逃过彻底,毕竟羞耻感是我们最难以面对的情绪。但或许,这一切也不过是我为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羞耻感所寻找的一个借口。谁知道呢。
喜欢这部作品,是因为所有的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模糊的背景。无论它发生了多么重大的深刻的事实,我们始终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存活。这些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生活,才是我们自己所建构出的世界。但无可避免地,现实世界所提供的文化和环境,也是一种底色与基调,就像远山淡影,模糊,却并非透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