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1700字
我想先说说曾经租住的楼下看自行车车棚的一家子。
男人一看就是个老老实实的本分人,身材中等,不胖不瘦却透出些能干活的力气和灵敏;女主人总是神情淡然,略带笑容,虽然五官并无出色之处,体态也有些中年的微胖,看着却是十分顺眼舒服。两个孩子,一女孩一男孩,姐姐常常高高地扎起两个麻花辫,在脑门两边轻快地甩着,一上一下还系着一看就知道不甚昂贵但是整齐成套的头绳或头花;弟弟明显和一般7、8岁的男孩子一样精力充沛,总是一刻不停地在车棚的各个罅隙缝缝中钻来钻去,令人惊讶的却是他的衣服并没有出现抹布似的灰渍。这一四口并没有一个正式的住所,哪怕是如我一样的租所。他们就住在自行车棚最里头,两个用工棚的简易材料搭建的格子里。我无从得知他们为什么流落于此地,只能想见他们一定很穷,看管自行车棚的收入应该很微薄,只够吃饭,住不起一个正规的屋子。但是,每次去取放自行车的时候,我都会多看尽头的格子几眼:格子被整整齐齐地切出了窗户和门,并且嵌了贴着彩色贴纸的玻璃,颇有教堂玻璃的风格,阳光斜照的时候,想必他们的小屋里也是光影婆娑,有趣而美丽。窗户的下沿整整齐齐地焊了一排小架子,架子上整齐摆着种着青蒜苗,香葱以及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花的砖红色塑料小花盆,和彩色的玻璃配在一起倒是别有乡野自然的气息。格子间进门的地方用同样的塑料花盆和蔬菜野草花围出一条进门的过道,像在夹道欢迎回家的人们,亲切而温馨。
男人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整理小区的自行车。车棚里自从有了他的打理,每一辆自行车都被摆放得工工整整,间距统一。最令人惊讶的是车棚的壁上订了一个小木箱,里面有一排排的小钩子,每一个钩子上都挂着写着车位编号的小木牌。木牌如果正面挂着就是表示车位上停了车,反面就是空着。每天这些木牌被它们的主人不厌其烦地翻来翻去,默默地记录着进进出出的许多的自行车。时间长了,只要人们走进自行车棚,男人就能微笑着告诉人们他们的车子停在哪个位子上了。
这个小区是个老公房的小区,进了大门后只有两栋90年代初期的老公房,没有绿化,小区的地面全部水泥地,时不时还有些垃圾纸屑污水,唯独自行车车棚里干干净净,以及里面的两个临时格子间被一家人的小日子浓浓地包围着。
我们可以给名词“生活”前面加上形形色色的形容词 - 幸福的,快乐的,平静的,富裕的,悲惨的,郁闷的,颓废的,等等等等,这是外在的,容易被人查知的状态与结果,甚至可以是装出来的表象;我们也可以给动词“生活”加上各式各样的副词 - 认真地,努力地,乐观地,马虎地,沮丧地,悲观地。。。。。。这才是内在的,自己更能主控也无法自欺欺人的,同时也导致外在不同生活的原因。一个为果,一个是因,孰轻孰重,已经了了。车棚里的一家子把不富裕的日子认真地过成了精致足够的生活,这种场景在汪老的《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本书中也是随处可见。踢毽子可以踢出大中小三套,还分”对、岔、绕、掼、挝“”偷、跳、舞、环、踩“”扬、拐、尖、托、笃“;遛鸟的花样也是各式各样,录音压鸟,提笼会鸟,架鸟打弹; 一年四季的花草树木每一种都别有乐趣,连小猫小狗各式昆虫都可以看着一整天,讲出些十分有趣的习性;读的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恍然而悟,眼随书行时,心对生活多了许多热爱。不像别的许多书,这本书读起来还没有上瘾和进度的压迫,什么时候得个空闲,便可以翻出几篇看看,要有别的事情打岔,又随时可以放下。我觉得这本散文集之所以好看,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它描绘了一种静态的生活状态,书中的生活画面其实都是那样平平淡淡,细细小小;而是在于它仔仔细细地记录了怎样去认真地、美好地生活,这是现代忙碌的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忙忘记的。汪老把我们平时见怪不怪,甚至时不时厌烦怪骂的小日子硬是过成了艺术和享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自在,则不为外物所扰;通达事理则心气平和;生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人碌碌一生而不得其法,有人看似平淡不惊却一点一滴地练成了高手。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含义与希冀所在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_1700字